八十年代的港城,在內地人眼中看來,那真的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遍地是黃金。大家看周星星拍的電影中,周星星就扮演過來自內地的窮小子,前往港城投靠在港城的親戚達叔。這就是當時這個年代的真是寫照。
在解放前及解放後,由於內地的貧困等原因,通過各種方式、渠道來到港城打拚的粵省人不在少數,這些人中,有的在港城發家致富了,他們在內地的親戚有的也會前來投奔。
這位司機以為李良他們幾個就是來投奔親戚的人,作為港城人的優越性,他說了剛才那一番話,但說完以後他自知有些失言,一路沉默的將李良等人拉到了酒店。
對於彼時的港人來說,在內地人麵前彰顯自己的優越感,也是對於自身前途未卜的一種自我安慰。這幾年,由於英國撒切爾為首的政府與內地中央政府正在經曆的艱難談判,港城的股市、樓市正經曆著風雨飄搖。
從1981年港城樓市見頂以來,特別是1982年撒切爾訪問內地京城以後,港城的地價、樓價跌勢加劇,地產世道崩潰。1982年,是港城地產業在最近7、8年間最低迷的一年,地價、樓價、租金全麵大幅下跌,官地拍賣會上投資者投資興趣普遍低落,冷落場麵頻繁出現,很多時候拍賣官在無可奈何之下隻能收回地塊,當年港城的地價普遍下跌40%-60%不等。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港城人對自身的前途發展愈發迷茫。
李良隱隱約約知道一些內中詳情,他知道,隨著內地堅持改革開放,港城人的心態在今後的三十年都需要不斷的調整。1997年港城回歸的時候,當時港城的gdp相當於整個中國的1/5。而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港城的gdp相繼被內地的魔都、京城超越。特別是在2017年,當年的小漁村鵬城的gdp,正式超越了港城。
而不管在今後的三十年中,港人是如何想的,曆史的車輪都會沿著固有的慣性,一路急行,碾壓一切。
李良一行人這一次的港城之行,雖說有楊總幫忙順利辦理了來港城的所有通行手續,但在港城的開銷,還是需要自己負責的。李良前段時間由於在羊城買院子建房的事情,家裏已經給他彙了幾萬塊錢過來,因此目前李良手中的資金比較充足。他在鵬城的時候,已經足額給付了5000元人民幣到楊總公司財務的賬上,曾家豪在港城這邊,支付了相應彙率條件下的港幣給李良。
因為在來之前就對曾家豪有過特別的交代,所以曾家豪這次給李良三人安排的酒店,沒有選擇四季酒店這樣的豪華酒店,而是選擇了一間普普通通的三星級酒店。
順利在酒店的前台辦理了入住手續之後,曾家豪拿著房卡領著李良等人上樓。一共開了兩間房,李良和李雙墸住的是普通標間,晨晨住的是豪華單間,價格都一樣,每晚的住宿費用是100多港幣。
這樣的費用讓已經了解了港幣與人民幣兌換彙率的晨晨有點戳舌,自己住一晚的費用,已經相當於父親幾個月的工資了。
曾家豪首先領著三人都到了李良和李雙墸的標間,進入房間,曾家豪就將空調打了開來,一月份港城的天氣對於內地人來講不冷不熱,但對於純正的港城人來說是有點冷的。曾家豪調出來的是熱風,習習熱風吹來,讓人感覺身上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