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隨著時間慢慢增加,在1927年年底,中華民國海軍有了一個重大的調整。
原本做為墊底的南洋艦隊被抬上日程,雖然,暫時無法和北洋艦隊、大西洋艦隊、太平洋艦隊相提並論。
但隨著國內傾斜的資源越來越多,南洋艦隊的實也越來越強,趕上其它幾個艦隊,隻是時間問題。
中華軍事委員會為了全球戰略的實施,特別以北洋艦隊控製北冰洋海域,以太平洋艦隊管轄北美、太平洋海域,以大西洋艦隊轄製大西洋、南美洲海域。
南洋艦隊做為一個特殊的存在,又被稱作‘印度洋艦隊’,肩負著巡弋印度洋,出使阿拉伯海、亞丁灣、好望角的任務,可謂是不得不重視。
現在的南洋艦隊兵強馬壯,在原有的兩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四艘航母、兩個巡洋艦驅逐艦大隊的基礎上擴編。
新增兩艘戰列艦、四艘重巡洋艦、十二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八艘航空母艦。
南洋艦隊旗下一共擁有兩艘‘皇’級戰列艦、兩艘‘帝級’戰列艦、兩艘‘王’級戰列巡洋艦,四艘重型巡洋艦,分別是‘勇毅號’、‘堅毅號’、‘剛毅號’、‘猛毅號’。
另外有一隻完整的航母艦隊,共八艘‘夏’級輕型航空母艦、兩艘‘商’級中型航空母艦、兩艘‘周’級重型航空母艦;十二艘‘甲’級巡洋艦,六艘‘乙’級巡洋艦,六艘‘士’級驅逐艦,六艘‘兵’級驅逐艦。
別說碾壓澳大利亞海軍,就算是對上日本海軍,也未必會輸,畢竟日本海軍總體上來說還是一隻以巨艦大炮為主的艦隊,盡管有航空母艦,但隻有兩艘中型,四艘輕型。
在南洋艦隊近乎瘋狂的航母編隊麵前,毫無還手之力,兩艘重型航空母艦,足以裝載四百架飛機,再加上兩艘中型航空母艦、八艘輕型航空母艦,近乎千架飛機。
這已經是某些陸軍強國的空軍規模了,就算是美國空軍,僅僅才五千架飛機,法蘭西就更不用說了。
盡管有中華引領潮流,但戰爭的趨勢始終要根據科技發展前行,中華的先進飛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這麼強大,至於德意誌、土耳其吸收了部分中華的經驗,所以略勝一籌。
至於其它幾國,英吉利還好,強大的底蘊讓他們製造出了不遜色於德意誌、土耳其的飛機,但是法蘭西、美利堅就未必了。
由於中華插手,使得原本掠奪戰敗國德意誌,從而彌補自身發展不足的美法兩國,沒有按照原來曆史進行,單單是光學瞄準儀器這塊,他們就得花好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來追趕。
更別提其它的了,盡管兩國得到了一些德意誌一戰使用的‘福特’戰鬥機,但相比於戰前研製出來的某些東西,這些已經成型的,未免顯得落伍。
沒辦法,小蝴蝶帶來的效應未必都是好的,但絕對會影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