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大瓜分(2 / 2)

像其它那些國家,例如俄意等,均是一副麵無表情,至於日本代表,一臉陰險的看著中華民國所在地,也不知道心裏生了什麼壞主意,反正也不可能得逞。

果不其然,美國總統威爾遜當即站起來打斷了法國總統普恩加萊的發言,並且試圖轉移話題。

但是這一次,他的想法有些太想當然了,因為俄日意,甚至中華民國一齊提出商討戰後處置方案。

盡管威爾遜很憤怒,但也得坐在位置上,因為一旦離席,所謂的戰後會議的結果並不會變得更好,反而會因為沒了美國存在,變成英法瓜分戰利品的大會。

於是會議就這樣繼續開下去,當即,法國總理克裏孟梭站起來開口說道:“德國,一個邪惡的存在,曾經無恥的謀奪了法蘭西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我們法蘭西沒有忘記曾經的恥辱......”

說了一大堆,就想著利用德國來壯大自己,法國甚至想把邊界遷移到萊茵河,簡直是天方夜譚。

當然,薩爾區這個問題也在會上提了出來,可是得到英美的一致拒絕。

馮庸趁機提出,由中華民國歐洲派遣軍代管薩爾區十五年,盡管英美覺得這樣不好,可沒辦法,總不能給法國吧,於是便同意了這項提案。

第二天,法國總理克裏孟梭不甘心,又一次說道:“布爾什維克主義在東歐蔓延很快,危機一觸即發,我們不能視若無睹,所以,塑造一塊屏障勢在必行,我建議將波茲南和但澤等地交給波蘭,讓它成為抵製蘇俄的前鋒。”

美國總統威爾遜當即說道:“難道總理閣下覺得白俄的實力不夠嗎?或者說法國試圖再建立一個阿爾薩斯-洛林。”

“若是這樣,不如將這些全部給白俄如何?那樣的話,得到了這些,白俄的實力就會得到進一步增強。”馮庸說道。

誰都明白,中華民國這是在胡攪蠻纏,波茲南和但澤等地如果真給了白俄那就是多此一舉,隔著一個波蘭,那些地方無疑是飛地,一點價值都沒有。

最終,德國東普魯士地區沒有得到分裂,不過取而代之的是各國統一口徑確定的削弱方案。

包括剝奪德國的全部殖民地,法國收回洛林和阿爾薩斯,德國薩爾區由中華民國代管,德國隻能擁有10萬人的陸軍和1.5萬人的海軍。

其實,結果跟原曆史並無多大區別,唯一的差距就是賠款金額從三百三十億美元變成了兩百八十億。

然後,前德皇威廉二世雖然被審判為戰爭罪首犯,但是並不執行死刑,引渡前往中華民國定居。

本次和會並不隻是對德條約,其中還包括對奧地利的《聖日爾曼條約》,對保加利亞的《納伊條約》,對匈牙利的《特裏亞農條約》,土耳其的《色佛爾條約》等等。

總的來說就是建立起了被稱為凡爾賽體係的國際地區"新秩序,暫時抑製了帝國主義之間爭奪殖民地的矛盾,假以時日,必將爆發更加猛烈地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