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桂林守衛戰的絕對勝利,馮庸這次帶來的三千隻新式民國一八式半自動步槍都給了桂林,而桂林方麵也沒有立刻裝備部隊,這些武器都是當作殺手鐧使用的。
因為衝鋒槍射程不足、精度不夠,而毛瑟改製步槍本質上還是單發拉栓式步槍,射速太慢,火力不足,所以為了彌補這些缺點,毫無疑問,思維超前的馮庸泄露了一點‘機密’,讓福州兵工廠製造除了這杆半自動步槍。
當然並不是他不想一蹴而就,直接造出自動步槍,可是沒有條件,飯隻能一口一口吃,光靠他知道的那點東西隻能讓武器設計少走點彎路,並不足以直接造出超時代的武器。
更何況,半自動步槍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主要工業國家都有研製,但當時的工藝、材料和設計仍然較為粗陋,產品問題較多,所以很少有裝備的。
其中,法國的穆尼耶A6M1916步槍因為沒趕上時代的腳步,所以隻是生產了幾杆樣槍,但是更為先進的M1917RSC半自動步槍有計劃大批量生產。
至於美國的溫徹斯特1907型半自動步槍更被協約國一方在戰場上使用。
同一時刻的德國也有相類似的槍,但是德軍仍然信賴工藝成熟的毛瑟98步槍,所以忽略了這種武器,但這不代表沒人會做或者有想法。
福州兵工廠有大批德國不得誌的武器設計專家,在馮庸的召喚下,就特地做出了這把半自動步槍。
民國一八式半自動步槍原型自然是毛瑟G98步槍,可以說他跟二戰德國的G43式半自動步槍還是很相似的,采用7.92×57mm毛瑟步槍彈,彈容量為10發,槍身長1117毫米,800米的射程距離。
這甚至超過了後世世界使用並裝備最多的美國M1式加蘭德步槍的射程,子彈初速也在馮庸的要求下,提升到865m/s,等同M1式加蘭德步槍的初速。
更重要的是來自後世的馮庸,知道一把武器生產越簡單,戰場修複率會增加,故障率也會相應的得到減少,所以一八式半自動步槍采用了大量衝焊熔鑄工藝的零部件,非常適於機械加工廠的大批量生產,他的零部件也與毛瑟98步槍有著很大的通用性。
但是為什麼這款半自動步槍,從去年年底就設計製造出了,直到現在還沒大規模裝備福建陸軍部隊呢?這恰恰馮庸最苦惱的地方。
半自動步槍的射速快,意味著後勤壓力的增大,而且,在現有戰場上,所有國家都使用單發拉栓步槍的前提下,毛瑟98步槍已經是世界步槍中的翹楚。
所以福建陸軍暫時不需要換裝,同時一八式的大批量裝備,無疑會被列強知曉,這就意味著世界輕武器的進度加快,這也不是馮庸想見到了。
要知道現有的半自動步槍的優勢壓製其它國家越久,他的崛起計劃就有更大的機會完成。
所以閩造一八式半自動步槍到現在也隻是少量裝備偵察部隊,而且隻是基層軍官才有的待遇,學院以及特種部隊倒是可以隨意使用。
一個是軍官培養的地方,教授武器自然得跟上時代腳步;另一個特殊部隊,越先進的武器越有利於他們完成超常的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