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八百年前兵聖爺(1 / 2)

幾乎是從除夕夜開始一直飄了大半個正月的雪,終於難得的停了一天。

陽光和煦的早晨,天光與積雪的地麵輝映著,兩人早起掃了院子裏的積雪,擺上了竹椅和小桌。

岑溪兒在剝一把山核桃,掰的時候低頭拿裙裾兜著,一副咬牙切齒發狠的模樣,但抬頭把果肉放在許落掌心的時候,又溫柔的笑成了一雙月牙眼。

有人睫毛長了,而你在側麵看他,陽光打在上麵就會折射出有色的光暈,還有,陽光會把人臉上淡淡的細小絨毛也映照出來……

若不是相公正專心看書的話,岑溪兒好想伸手輕輕摸一摸它們啊。

剛剛許落就很是自然的摸過了她的臉,然後有些可惜說:“絨毛細微,不在陽光下都看不到,而手指太粗了,所以感覺不到它們。”

岑溪兒問他,“那怎麼辦?”

他指著自己高高的鼻子說,“若不然你靠過來,我用鼻尖去找它們試試?”

“鼻尖?這叫什麼主意?怎的相公的想法,總是不同常人?”

“明明是讀書人,秀才公,都說是規矩最大的,但相公卻似乎一點也不死板,更不在乎什麼禮法、規矩,而且不管他做什麼,都給人感覺自然而然。”

“隻是,我家相公真是越來越不正經,越來越孩子氣了呢。可是,這樣也不見得不好吧?”

“相公的鼻子高高的,真好看啊!”岑溪兒現在好後悔,當時怎麼就害羞了呢,不單躲了他,還板起臉來,叫他老實讀書去。

“書上為什麼沒寫兵聖最後是怎麼死的?”許落冷不丁問了一句。

“啊?”岑溪兒猛地回過神來,坐直身體掩飾著慌張。

翻過手中最後一頁,許落把厚厚的一本《兵聖諸葛演義》放在了小桌上。這書讀起來可比那些聖賢書有趣多了,又因為身在慶國的關係,他說看兵聖爺的事跡是為了科舉,也還說得過去。畢竟這位兵聖諸葛之於慶國八百年曆史,堪稱第一人,不論在諸夏還是慶國本身,都比劉家曆代皇帝要有名許多。

“這本書記述兵聖諸葛生平幾乎處處詳盡,唯獨最後他的死,卻隻一句話交代。兵聖最後到底是怎麼死的?不到六十,是老死的麼?”許落這一遍問得細了些。

“這個……這個應當是相公知道得更多呀。”岑溪兒說道。

許落其實才是第一次聽說和了解這位大約堪稱俗世無敵的兵聖諸葛,但這在岑溪兒麵前是怎也說不通的,調整了一下表情,許落理所當然道:“我知道的都是書上的,書上沒說,我自然就不知道了。”

“溪兒知道別的說法嗎?”

在慶國,老人們講過所有的故事加起來,也找不出幾個主人公不是兵聖爺的,岑溪兒當然聽過,她點了點頭,“有是有的,但我聽了都不信,相公要聽嗎?”

“權當軼聞,說來聽聽。”

“嗯”,岑溪兒把椅子拉近些,一邊回憶一邊道,“小時候聽爺爺提過一個說法,說是兵聖爺生前最後一次北伐的路上,路過兵聖山的那天,天上突然降下來一個仙人。仙人說兵聖爺殺孽太重,逆天逆命,不能繼續留他在人世間,就用一把好大好長的劍,淩空劈下來……害了兵聖爺。”

“爺爺還說,就是因為這樣,後來兵聖山上才有了那麵百丈高,平直如壁的斷聖崖。”

俗世裏從來都把修士當仙人,而真仙降世這回事,許落沒見過,也不信。這麼說來,是修士出手斬殺的這位俗世兵聖?能一劍斷峰,想來修為應該不會太低。那麼,理由是什麼?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