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出一個經濟學的名人很容易,但出一位職業籃球運動員卻很難,因為哈佛並不是一所以籃球聞名的學校。上一位在NBA效力的哈佛球員還要追溯到五十年代。
“我知道,NBA沒有多少亞洲人,也沒有幾個常春藤的球員,”林書豪說,“也許我能打破這一局麵。”
大四那年的出色表現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動力,林書豪放棄他的金融專業,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參加NBA選秀。
如果你是一名亞裔球員,那似乎象征著普通的身體素質,再加上你來自常春藤聯盟這個小聯盟,那你一定不會被重視,而你的NBA選秀之路也一定不會順利。
林書豪被邀請參加了選秀前的試訓,那不是全場的五對五比賽,而是能更加明顯測試出對抗能力的二對二或一對一。
“那並不是我擅長的,我從沒那麼打過比賽。”林書豪說,他的測試表現並不好。
林書豪期待已久的NBA的選秀結束了,而他落選了,沒有一支球隊願意選擇他,對於球隊經理而言,他們更傾向於選擇一個身體素質勁爆的黑人小夥。
而當年被林書豪的教練稱和他一樣優秀的約翰·沃爾被華盛頓奇才隊(當年易建聯的球隊)第一順位選走了。
來自肯塔基大學的約翰·沃爾成了狀元,而哈佛大學的林書豪沒有被任何一支球隊選中。
在籃球方麵,林書豪還是有他的優勢的,他也許身體素質並不突出,但他的節奏感是很出色的。
曾有看過他打球的球迷說:“我隻見過三個能夠靠節奏控製比賽走向的球員,一個是史蒂夫·納什,一個是克裏斯·保羅,最後一個就是傑裏米·林,林書豪。”
如果你遇到挫折還未反應就準備放棄,那你就徹底輸了。
選秀大會上落選的林書豪並不打算放棄,很幸運的是,達拉斯小牛隊的總經理唐尼·尼爾森邀請他參加NBA的夏季聯賽,直到現在,林書豪依然感謝當年唐尼·尼爾森對他的賞識。
NBA每年的夏天就是球員的休假期,但那些自由球員和新秀們則不一樣,他們要抓住這個時間進行對抗性的訓練,借此得到球隊的信任衝進球隊的大名單。
由新秀,球隊邊緣人物,自由球員組成的比賽,這就是夏季聯賽了。而選秀落選的林書豪也是這裏的一員。
達拉斯小牛隊的控球後衛是基德,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狀態起伏很大,所以小牛隊簽下了JJ·巴裏亞,一個速度很快投籃超級準的小個子,但他們還想要一個後衛做保險,所以他們找來了林書豪,想看看他的表現。
這是一個機會,如果想要在NBA立足,就必須展示出自己的實力。林書豪知道自己身上的壓力很大,作為一名華裔球員,大洋彼岸的中國有13億的人正在關注著他。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而林書豪時刻準備著。那場比賽林書豪所代表的達拉斯小牛隊對上了華盛頓奇才隊,那是約翰·沃爾的球隊。
約翰·沃爾是身體素質勁爆,速度超快的攻擊型後衛,他突破起來風馳電掣,身體還很強壯。
他是那年的狀元秀,每個人都盯著他,想看看他到底有多厲害,他確實厲害得要命,根本不像一個新秀,比賽第三節結束時他已經打爆了小牛隊所有的後衛了,而且幾乎拿了一個“三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