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洪門少主(2 / 2)

“問別人名字的時候,不是應該先報上自己的名號嗎?”嶽棟笑著道,正所謂蛇有蛇路,鼠有鼠道,不同的人身上帶著不同的氣息,嶽棟是土之祖巫一脈的巫族修行者,天生掌控土之法則,和大地契合,於是就帶著貼合大自然的感覺,胖子是相師,修行的是窺探天機之道,所以他身上帶著的是神秘的氣息,太平公主的千年怨靈,鬼王修為的鬼魂,她的氣息放開的話就是陰冷孤寂的。不止是修行者,普通人也一樣,戰場上的士兵身上帶著濃鬱的煞氣,達官顯貴的身上會有高人一等的貴氣,各國統治者的身上則是氣吞天下的霸氣。

這些氣勢一般人是感覺不到的,但是 修行者們卻很敏感,嶽棟就可以從這個青年男子的身上感受到一種很奇怪的氣勢,他的身上既有貴氣,應該是個富家子弟,但是又有著一絲狠戾的氣息,就好像那些黑道殺手或者黑幫老大的身上的氣息。

“哦,卻是我失禮了,”青年男子笑了笑,伸出手道,“你好,我叫司徒明。”

“你好我叫嶽棟。”嶽棟伸手和他握了一下。

聽到司徒明的名字的時候,嶽棟和李若琳的眼中都閃過一絲光芒。對於這個名字他們可是不陌生,在來香江之前他們就調查了香江的各個勢力,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要在香江尋找冀州鼎少不得和這些人打交道。特異組的資料庫比起米國情報局儲備的信息量都毫不遜色,甚至更高一籌,所以他們很輕鬆的了解了香江的各個勢力情況,這其中就有司徒明的資料。

這個司徒明可不是一般的人,或者說他家不一般,他老爸司徒雷是現任的香江三合會的老大,也是現任洪門的龍頭,作為司徒雷的獨子,司徒明自然就是洪門的少主了。

洪門可不是一個一般的幫派勢力,他起源於“漢留”,經由南明東寧總製使陳近南的發展,進而轉化為洪門。

洪門的構想係由抗清義士殷洪盛起始,殷洪盛抗清犧牲後其子投奔鄭成功,漢留構想流傳至鄭成功所部。旨在反抗滿清迫害統治,留存漢族文化。故後人尊其為洪門始祖。東瀛侵華戰爭期間,洪門元老司徒美堂發動海外華僑以捐款捐物等各種方式積極支持祖國抗擊東瀛的侵略,為抗倭戰爭的勝利做出不朽貢獻。

在最初的時候,洪門被稱為天地會,宗旨是“反清複明”,是明末清初的一個秘密組織,由殷洪盛、陳近南等領導,天地會被清廷圍剿之後,其分支四散而去,隱於各地,最大的分支就是洪門,青幫,白門三大支派,所以有洪門蓮花,青幫綠葉,白門白蓮藕之說。清前期一六八二年鄭氏失敗後。投奔鄭氏的天地會成員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李式開創立洪門,號稱‘五祖’。他們在寶島首先成立“金台山”,命自金台招賢之意,參加者皆是手下將士。凡同盟者均曰“洪門”,門是家門,故稱洪家,既是一家,所以入會者不論職位高低均互稱兄弟。洪門素以“桃園”義氣、“瓦崗”威風為號召,所以有“兄不大弟不小”,為一平等組織。

而現在香江的三合會則是洪門最大的一個分支,一般三合會的老大都被默認為洪門的龍頭。

洪門於乾隆後被列為反清組織,明令禁止,違令者死。所以流傳至粵東省時,為避滿人之猜忌,改名為三點會,即是將洪字的水部,取名三點會,號曰“三點”,但覺得無法將洪門之意表達出來,後因為粵東之地北江,西江及東江流域三江彙聚,所以改為“三合會”。

有點意思,嶽棟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沒有想到逛個街竟然會遇到洪門的少幫主。

“嶽兄真是人生贏家啊,不知道在那高就啊。”司徒明可不知道嶽棟現在在想什麼,隻是見太平公主兩女沒有對胖子的話進行反駁而感慨。

“高就談不上,”嶽棟搖搖頭,“隻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罷了,司徒兄一看才是人中龍鳳啊。”

“嶽兄謙虛了,”司徒明可不相信嶽棟隻是個普通人,普通人會有這樣天人合一的氣息嗎,會和自己這個一看就不是一般人的人如此平靜的交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