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拍賣會(1 / 2)

“祝枝山的書法作品。”嶽棟也是微微一愣,“沒有想到這家不是多有名的拍賣行竟然可以搞到這麼好的東西,難怪要作為壓軸拍品。”

“是啊,也不知道最後能拍出多少價錢來。”呂老爸露出一絲笑容。

“看來呂叔叔是衝著這副字來的了。”嶽棟笑道。

“我家老爺子比較喜歡書法,我想拿這副字去祝壽,他應該會很高興。”呂老爸道。

“那就要看呂叔叔的腰包夠不夠硬了。”嶽棟微微一笑。

“這幅字很值錢嗎?”林雪不解的問道。前麵拍出的那些拍品,最高的一個是一件元代的青花瓷大罐,五千八百萬成交。林雪覺得祝枝山這件書法作品還不如那個元青花呢,一個元代,一個明代,明在元後麵啊。

“祝枝山,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明代的四大才子。唐寅就是唐伯虎,詩畫雙絕,去年在米國的蘇比拍賣行唐寅的一幅《鬆雅圖》拍出了八千二百萬的天價。”嶽棟解釋道,“唐寅雖然是四大才子中最出名的,但也是作品留存最多的。祝枝山的名頭雖然沒有唐伯虎那麼響亮,但是他的作品的流傳量也很稀少。物以稀為貴。這副《秋日月居賦》是祝枝山在明正德五年所作,那一年也是祝枝山作品最多的一年。那年正月,吳越發大水,民不聊生,祝枝山作《九湣》以悲悼。二月,撰《夢草記》。四月十八日,書《洛神賦》於友人文徵明的《洛神圖》上。夏五月,作做了這副草書《秋日月居賦》。六月,撰《梨穀記》。立秋,作《知秋賦》。中元,臨米芾《龍真行》。七月,唐寅繪《古溪黃翁作壽圖》,祝枝山撰文書其上。八月二日,臨《黃庭經》。十一月三日,題孫育刻宋代陳少陽書法,題朱承爵所藏《眉山六帖》。同年,還有作品《雜詩》、《問情賦》、《千字文》、《題石田雜花》等。祝枝山的作品存世量少,而且同為四大才子,我估計這副《秋日月居賦》的價格不會低於唐寅的《鬆雅圖》。”

“嶽棟賢侄說的很對啊,《鬆雅圖》拍出了八千多萬,這副《秋日月居賦》估計要奔著億元去了。”呂老爸感歎道。

在嶽棟給林雪介紹這副字的時候,眾人的報價已經從底價的一千萬攀升到了六千萬。

“六千萬。”

“六千二百萬。”

“六千五百萬。”

“七千萬。”

在一個人報出了七千萬之後,報價聲略微停頓了一下,這個價格在沿海地區的拍賣會中並不少見。但在河洛市這個內陸城市已經可以算是天價了。

“七千萬,六號貴賓出價七千萬,還有更高的嗎,”拍賣台上的美女拍賣師喊道,“七千萬第一次。”

“七千五百萬。”呂老爸舉起了手中的牌子。

“好,九號貴賓出價七千五百萬,七千五百萬,還有更高的嗎。”拍賣師叫到,“七千五百萬第一次,七千五百萬第二次。”

“八千萬。”

“八千五百萬。”那個八千萬的聲音剛落,還沒等拍賣師說什麼,呂老爸直接報了八千五百萬。

“八千六百萬。”那個六號的聲音已經有些猶豫了。

“九千萬。”呂老爸再次大幅度提價,拍賣有的時候就是要大幅度提價,給人一種勢在必得的架勢,讓他人知難而退。

“九號貴賓出價九千萬,九千萬第一次,”拍賣師喊道,“九千萬第二次。”

“九千萬第二次,九千萬第三次,成交。”在喊了兩遍第二次無人在加價之後,拍賣師落下了錘子。

“下麵請出第二件壓軸拍品,”拍賣師道,又是一個長相清秀的美女服務員捧出了一個托盤,揭開紅布之後,是一件青銅鼎,比一個電飯鍋稍微大些,上麵雖然已經做過了包養處理,花紋很古樸,些許鏽跡顯得很有滄桑感。

是雍州鼎嗎?嶽棟盯著這件青銅鼎。

“青銅是人類曆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是世界冶金鑄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紅銅加入錫、鉛,成為一種新的合金,這種合金曆經幾千年的化學反應,其表麵出現一層青灰色的鏽,所以今人謂之‘青銅’,而古人則將這種合金稱之為‘金’,文獻中所講‘賜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銅。其硬度很高,雖然久埋地下依然保存完好鼎是所有青銅器中最能代表至高無上權力的器物。華夏最早一統天下的權力的觀念就與鼎的誕生有直接關係。作為古代禮治社會政治、經濟權力的象征,王、侯所製造的鼎、簋也被視為國家權力合法性的來源。傳說大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鑄鼎於荊山下,各象九州物’是一匡諸侯、統治中原的夏王朝立國的標誌。而‘夏後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則是表明每一次王朝的代興,‘九鼎’便隨之易手。春秋時,楚莊公向周定王的使者"問鼎之大小、輕重",使得‘問鼎’一詞成為覬覦國家權力或泛指試圖取得權威支配性的經典說法。置立於王室或宗廟內青銅禮器的轉移,實質上是權力與財富的再分配所帶來的政權轉移,‘九鼎’作為中央政權的象征,誰占有了‘九鼎’,誰就握有全國最高的政治權力。同時,各級貴族在使用禮器的種類、數量上都有嚴格的規定,種類和數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貴族等級的高低。所謂‘鍾鳴鼎食’,即是表示了家族人丁興旺、仆役眾多的龐大場麵,成為貴族顯示自己身份之高貴的標誌。正如著名學者張光直先生所言:‘青銅便是政治和權力’。”大屏幕上展示著這件拍品的前後左右的樣貌,拍賣師則在介紹著它的價值,“在拍賣的曆史上,青銅器是比較少見的,象征權利的青銅鼎更少,這件青銅鼎雖然體積較小,但是經過鑒定,其年代至少為商朝早期,很有可能更早。年代如此久遠的青銅器在拍賣的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起拍價一千五百萬,開始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