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九鼎失位,龍脈難活(2 / 2)

秦滅周後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鹹陽。但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潛水打撈,結果徒勞無功。之後武則天,宋徽宗等都曾命人重鑄九鼎。九鼎成為華夏的代名詞,以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

但是普通人不知道的是大禹九鼎不僅是王權的象征,同時也是鎮壓華夏的國運的靈寶。如同軒轅劍、傳國玉璽是鎮壓皇族氣運的靈寶一樣,九鼎是鎮壓整個華夏國運的靈寶。九鼎遺失則國運有損。夏商周每一個朝代都會將都城所在州的鼎移至都城。秦始皇時丟失九鼎並不是將九個鼎都丟了,而是將國都鹹陽所在的雍州鼎丟失,九鼎之間都是有聯係的,一鼎失則九鼎失,從此九鼎就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龍脈複蘇還有一詞形容,叫地龍翻身,就像有一條龍在地下翻身一樣,會導致地脈動蕩,說普通點就是引起地震。祖龍龍脈是華夏龍脈的源頭,也是貫穿了整個華夏的一條龍脈,如果祖龍翻身,一定會引起整個華夏的地脈波動,如果沒有九鼎的鎮壓,後果不堪設想。

曹操等人隻是想要激活龍脈,獲得功德。本來他們聽到嬴政說他們過關了,正在高興,卻是被這個消息給了當頭一棒。就連使用金錢課推算過的郭嘉都不知道喚醒祖龍竟然需要九鼎相助。

曹操等人聽了秦始皇的話,還沒來得及說什麼。突然秦始皇揮出一道煞氣打在校場的對麵。

在曹操等人不解的目光中,一個身穿先秦時代盔甲的男子從黑暗中走了出來。

看到這個男子的麵貌,始皇身後的王翦和曹操身後的嶽棟同時開口叫到。

嶽棟喊得是‘屍王’,王翦叫的卻是‘項燕’。

項燕,戰國時期楚國下相人,項燕家族世代為楚國將領,受封於項,後用為姓氏。西楚霸王項羽祖父。

西元前二二五年,秦將李信率二十萬大軍進攻楚國,李信進攻平輿,蒙恬攻擊寢,大敗楚軍。李信再攻鄢郢,攻克了該城,於是率軍西進,到城父與蒙恬的隊伍會合。項燕趁機尾隨在後,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反擊中大敗李信的軍隊,攻入秦軍的兩個營地,斬殺了七個都尉。李信率殘部逃奔回秦國。

西元前二二四年,秦國大將王翦又率六十萬大軍進攻楚國,楚國人聞訊王翦增兵而來,便出動國中的全部兵力抵抗秦軍。王翦下令堅守營寨不與楚軍交鋒。項燕多次到營前挑戰,秦軍始終也不出戰。王翦每天讓士兵休息、洗沐,享用好的飲食,安撫慰問他們,並親自與他們共同進餐。這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王翦派人打聽:“軍中進行什麼嬉戲啊?”回答說:“軍士們正在玩投石、跳躍的遊戲。”王翦便說:“這樣的軍隊可以用來作戰了。”此時楚軍既然無法與秦軍交鋒,就揮師向東而去。王翦即率軍尾追,令壯士們發起突擊,大敗楚軍,直至蘄縣之南,項燕戰死,楚軍於是潰敗逃亡,楚國也隨之滅亡。

被王翦稱為項燕的男子正是嶽棟在東北見過的,從胡家的封印中逃脫的將臣一族的千年屍王。

當年項燕兵敗自殺之後,被屬下埋葬。結果機緣巧合之下化身僵屍,本身他就是戰將,死後戰意不滅。化身僵屍之後記憶不失。一開始項燕並不是將臣一族的僵屍,而是旱魃一族的。

在項燕化身僵屍後兩百年,他與一個修士大戰。這個修士其實是將臣一族的後裔,隻是血脈稀薄。項燕擊殺那個修士之後吸食他的血液,卻無意中將將臣一脈的的血脈和旱魃一脈的血脈進行的融合。修為一飛衝天,短短百年的時間就突破了到了六品巔峰的地步。但是將臣血脈的缺點也浮現了出來。旱魃一族的僵屍雖然外表和人類不同,但是他們卻並不一定要吸血,也可以借助月華之力修煉。而將臣一族的僵屍,外表看起來和人類沒有任何不同,平時也不是必須吸血,但當他們想要提升自己的修為境界的時候,卻是必須吸血才能修行。項燕雖然很克製自己,修行時吸食的是修行界中的邪修敗類的血液。但是被其他人撞見了幾次之後他也被人傳成邪魔外道,知道後來被剛剛成立,需要立威的東北五仙家族堵住,最後被封印在了胡家的宗祠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