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國力就已經十分強大了,秦昭王十二年,秦國製定了東進擊敗三晉圖謀天下的大戰略,強將成了秦國最急需的人才。秦昭王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後繼續貫徹商鞅的變法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製,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順應時勢出現在中國曆史的舞台上。
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擔任左庶長,領兵攻打韓國新城。
秦昭襄王十四年,韓魏聯軍扼守崤函以阻秦東進,秦國的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出兵攻打韓、魏二國。白起上任後采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後方,多次擊破聯軍分隊及後方留守之軍,逐漸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於伊闕,最終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俘虜魏將公孫喜,又渡黃河攻取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此戰白起一戰成名,因功升任國尉。
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發兵攻魏,一舉奪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為秦的東出崤函奠定了基礎。
秦昭襄王十六年,白起與司馬錯聯合攻下垣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白起攻打趙國,奪取光狼城。
秦楚丹陽、藍田之戰後,楚國國勢走向衰微。伊闕之戰,秦軍大勝,秦國意圖展開南麵攻勢,繼續削弱楚國。秦昭襄王寫信給楚頃襄王,要率領諸侯與楚“爭一旦之命”。楚頃襄王隻得同秦講和,並娶秦女為婦。以後的秦昭襄王二十二年、二十三年,楚頃襄王都與秦昭襄王政治會盟,表示服從於秦。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楚國出現一位善用弱弓射雁的人,楚頃襄王聽說後覺得稀奇,就召來詢問。此人卻是一位主張合縱的縱橫家,他用楚國過去的光榮曆史和今天的恥辱激勵楚王。楚頃襄王也有向秦報仇之誌,於是派使臣前往各諸侯國,進行合縱伐秦的活動,秦國聽聞後決定予以楚國更大的打擊。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水以北土地給秦講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國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漢北上庸之軍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而後秦軍越過秦楚邊境山區,自斷後援,分三路快速突進楚境,直圍楚國的都城郢都。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秦軍穿插到楚軍背後,大破楚軍,攻占楚國都城郢,焚燒了楚王的墳墓夷陵,向東進兵至竟陵,楚軍潰不成軍,退卻到陳,楚頃襄王將陳作為都城,仍稱作郢。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國巫、黔中郡。
楚頃襄王遷都到陳後,聚集楚東地的武裝,僅得十萬餘人,向西雖奪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十五個邑,但已不能同秦抗衡。經過秦國一連串的打擊後,楚國一蹶不振,直到最後被秦滅亡。
秦國以郢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意為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白起名震天下。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白起率軍攻打救援韓國的趙、魏聯軍,大破聯軍於華陽,擄獲韓、趙、魏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魏將芒卯敗逃。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長平之戰打響,曆時三年,趙國臨戰換帥。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趙括被白起圍困,九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天,饑餓不堪,軍心動搖,甚至自相殺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趙軍大敗,四十萬趙兵投降。
白起與部下計議說:“先前秦已攻陷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歸附秦卻歸順了趙國。趙國士兵反複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後會成為災亂。”於是使詐,把趙降卒四十萬全部坑殺,隻留下二百四十個年紀小的士兵回趙國報信。
從此武安君白起人屠殺神的名聲開始流傳。
Ps:昨天晚上又出現大前天的那個情況,死活都進不去作者後台,無月仔細研究了一下,估計還是和自己家的網有關,畢竟別的作者大大都可以進去,我卻進不去,肯定不是網站的原因,應該是無月家的網有些問題。今天又研究了一下,發現白天的時候基本上都能進去,所以為了避免再斷更,以後更新就改到白天,晚上碼好之後,第二天白天更新,嗯,先這麼辦,我再研究一下到底是哪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