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在先人遺骨即將出土時,必須由先人女兒或孫女撐起黑傘或蘆席一領,遮擋陽光,不可讓陽光爆嗮先人遺骨,以免先人魂飛魄散,不得輪回。
第七:撿骨完畢後,必須要將原有墓穴瑩坑,扔入白蘿卜一個,銅錢九枚,填充鋪平。破舊棺槨及壽衣等,在填平墓坑後,一共焚化幹淨即可,不可帶去新陰宅。如果是骨灰下葬,更換新的骨灰盒,舊的盒子燒掉,如果是陶瓷的,焚燒後打的粉碎埋入淺土。
第八:由長子手持靈頭幡,摔喪盆,攜男眷走在靈前,女眷則坐車跟在靈後,棺上罩以“棺罩”。由八、十六、二十四、三十六人將靈柩抬至墓地。如果是骨灰盒(罩黑布或紅布),則由長孫或長孫女捧著就行,葬入事先由陰陽先生擇時辰挖好的墓穴中,用土掩埋出墳頭, 將長子所持靈頭幡插在墳頭上,並將紙糊的金銀庫在墳地焚燒,供死者在陰間“受用”。
第九:下葬排列要有主次之分別:即東為上位,西為下位;東北為上位,西南為下位;北為上位,南為下位;西北為上位,東南為下位;(按後天八卦陽性位為上位記)。如一夫兩妻下葬應夫在上位,先妻次位,後妻又次位。
這些步驟錯一個都不行,村長見嶽棟什麼都沒有準備,領著人就上山來了,所以問了問。雖然老頭隻有一個兒子,再無其他子孫,兒子現在也是七十多歲,身體殘疾,還有點糊塗,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遷他的墳並不用太顧及對後代子孫的影響。但是他畢竟是馮氏族人,和馮莊村裏人的都沾親帶故,村長就需要喊一聲表舅。動他的墳難保不會對馮莊村的人產生什麼影響。
嶽棟笑了笑道,“放心吧,這些都準備好了,今天就是來看一下墓葬的位置,順便將新的墓穴挖好,遷墳明天再辦。”
嶽棟領著村長等人沿著來路往回走了一半,一處低窪之地,這處地方背靠一個百米的小山頭,前方有一條小河流過,左麵是路,右邊是林,風水雖然不是絕佳,但是卻是長久山水之局。葬在這裏雖然不會一下子對子孫後代起什麼影響,卻會慢慢的改變運勢。也有利於亡靈魂魄的修行。而且這裏已經是邙山外圍的外圍了,距離馮莊村走路不過十幾分鍾,應該不會被邙山鬼王的征兵令影響了。
在嶽棟的指導下,一個新的墓穴很快挖好了。接著嶽棟等人就回到村子裏。
第二天的時候,村長叫來許多村民,按照章程將老頭的墳墓遷到了新的墓穴裏。最後一鐵鍬土蓋上的時間是十一點四十分,正好遵循了“不過午”的規矩。
村長等人收拾收拾回了村裏。幫了這麼多的忙,也沒有人請客吃個飯,村長等人覺得挺虧的。
嶽棟四人本來是跟在村長他們身後的。忽然,四人同時有了一絲感應,回頭一看,一個身穿古代盔甲的人正向他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