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眼前這位還是需要先應付一下,嶽棟擁著毯子,不好意識的道,“那個,可先請你出去一下嗎,我穿一下衣服。”
“紹郎,為何不讓妾身為你更衣呢?”白衣怨靈說著就想上前。
“公主殿下,男女授受不親啊。”嶽棟趕緊把毯子裹的更嚴了。
“紹郎,你,你想起來我是誰了嗎?”白衣怨靈顯然很激動。
“不是,我是猜出來的。”嶽棟苦笑的說。
沒錯,嶽棟已經猜出了這位千年怨靈的身份。唐朝人,女子,身份尊貴,名字裏有月字,老公名字裏有紹字,還認識袁天罡。那麼在袁天罡活躍的那段時期前後,符合這些條件的最有可能的就是:
唐高宗李治與大周女皇武則天之女,太平公主,李令月!
太平公主,生於665年,卒於713年8月1日,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史書沒有記載太平公主的名字 ,有人根據《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認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太平公主8歲時,以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為名,出家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號。雖然號稱出家,她卻一直住在宮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則天不想讓愛女嫁到遠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經出家來避免和親。
過了很多年,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飾在唐高宗和武後麵前跳舞。唐高宗和武後大笑著問她:“你又做不了武官,為何要這樣?”她回答說:“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唐高宗知道太平公主的意思,於是她挑選駙馬。公元681年(永隆二年,開耀元年),太平公主約16歲時,下嫁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場麵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武則天對女兒非常寵愛,她認為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蕭氏出身蘭陵蕭氏,並非寒門相勸說,才使她放棄了這個打算。薛紹的兄長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來頭太大而怕惹來禍事。不過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間,安分守己,並未有不軌事件傳出。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結束於688年。因為薛顗參與唐宗室李衝的謀反,牽連到薛紹,但薛紹本人並沒有參加這次謀反,是武則天覺得太平公主嫁錯郎了。武則天下令將薛顗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事後,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公元690年(載初元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武則天為了讓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而處死了武攸暨的妻子。這次婚姻被認為是武則天為了保護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則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結婚的兩個月後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為成為了武家的兒媳而避免了危險。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李家的擁護者、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誅殺二張,逼武則天遜位給太子李顯。太平公主由於參與誅殺二張兄弟有功,而受封“鎮國太平公主”。
公元713年(先天二年),太平公主發動叛亂,欲誅玄宗,效仿其母,自立為帝,可惜兵敗被擒,8月1日,被賜死於家中。
太平公主在史書上也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的人。其一生有兩段婚姻,第一是和薛紹,第二是和武攸暨。和薛紹時,太平公主安分守己,相夫教子,夫婦和諧,在薛紹被牽連入獄時,太平公主多次努力,可惜還是沒能把他救出來。改嫁武攸暨後,太平公主卻放蕩不堪,大肆包養男寵,並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武則天。
兩段婚姻完全不同的表現,足以證明太平公主和薛紹之間的感情之深,雖然不知道太平公主死後為什麼變成了怨靈,又為什麼會被袁天罡封印在收魂符裏。但是嶽棟知道就算自己真是薛紹的轉世,也很難接受這個從外貌到性格都很像其母武則天的太平公主啊,武則天可是能親手掐死自己孩子的女人啊,太平公主要是也和她一樣心黑,而且現在還是千年怨靈,再跟著自己,天啊,坑爹呢嗎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