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慶知道現在進入到討價還價的階段了,作為一個小城市的平民,砍價是一個必備的技能,既然會砍價當然也知道賣家的心理,“老爺子,我這東西可是家傳,如果不是真的你肯定也不能給一萬塊錢,咱倆都是明白人,給個實惠價我就賣了,這東西以後想收您都收不著了,在手裏放幾年肯定增值,這道理我都清楚,隻是家中急用錢要不然我都不拿出來賣。”
這一套說辭是林宇早就想好的了,徐國慶原封不動的把這說辭搬了出來,那老者聽了這話又慎重的看起了那個罐子。
老者看了許久內心已經認定了這個罐子是一個開門貨,元代青花瓷真的是很稀少,他內心已經決定要拿下這個罐子了,但是必要的討價還價還是需要的。
“古玩行裏不相信故事,就是賣一個耳挖勺都說祖傳的,往上數四輩都他媽貧農,還傳個屁。老弟我不是說你,幹我們這行的見得最多的就是說東西是祖傳的。”老者開始發揮出首都人能侃的特色來了。
雖然老者嘴上說其他人,但是他就是想告訴徐國慶你那些故事都沒有用,我不吃你這一套,這也是買家的一個正常行為。
徐國慶做出了一個要把罐子裝回去的動作,嘴上說道:“那行,反正我這東西不愁賣,今天沒有四萬塊錢誰都請不走我這寶貝。”
老者沒說話,徐國慶居然真的把罐子放在箱子裏然後抱起箱子就要走,就在他走到店鋪門口的時候老者這才說話:“兩萬塊錢,你不賣就去別人家吧。”
這是跟我打心理戰啊!徐國慶就是一個市井小民,哪裏沒見過這個,在市場買衣服那些大姐用的都是這個套路,當你真的走遠了,大姐就好像變成小姐一樣,跑過來拉住你的胳膊說“老弟剛才你說的價錢還可以研究”。
這時候就是要豪邁,要表現出一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氣魄,你要是腳下有一點停頓,這東西就賣不上價錢了,因為買家看出你心理價位了。
徐國慶突然加大步子眨眼間就賣到了道路中央,而他也做出了要進入對麵店鋪的樣子。
這時候老者真的沉不住氣了,他飛奔了出來攔在徐國慶身前說:“算了,誰讓我喜歡這罐子呢,價錢咱們再商量。”
徐國慶沒理老者走到了對麵店鋪門口正在一腳門裏一腳門外的時候突然回頭說:“四萬塊錢?”
四萬塊錢確實是貴了,要知道這92年的四萬塊錢那可真是巨款了,等同於後世的五百萬。
老人知道徐國慶這是在要自己一個態度,他隻能一咬牙:“四萬肯定不行,但是少幾千塊錢還是可以的。”
徐國慶裝作一臉不情願的說:“那我再問問別人。”
老人走了過來一把就拉住徐國慶的胳膊:“別人也不能比我出的高了,這價錢真的沒什麼賺頭啦。”
就這樣徐國慶和老人又回到老人的店鋪,放下瓷罐後兩個人據理力爭最後敲定了這個罐子的價錢:三萬七千元。
在等了兩個小時老者去銀行取款(這時候還沒有銀行卡,也不能異地取款隻能現金交易),喝了幾杯服務生給倒的茶水後,老者終於回來了。
老者從幾個信封中掏出的3困半百元大鈔,徐國慶隻覺得渾身血液滾燙滾燙的,為了攜帶方便徐國慶又跟老人要了個皮箱裝錢,就這樣這個青花瓷罐終於順利的完成了交易。
去火車站的路上徐國慶感覺到腳後跟好像在踩棉花,他全身都在飄,幾萬塊錢的大票讓他都快崩潰了。
好在徐國慶是體製內部出身,心理素質還不錯,硬是忍住了心中的歡喜麵無表情的帶著巨款在火車站買了票然後在候車室裏麵等到後半夜乘車回了y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