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使用方法。漂白粉在水深10厘米左右時,每畝用2-3千克;水深1米時,每畝用13-15千克,可以將藥物加水溶解後全池潑灑或直接將藥物與細幹土拌合後全池遍撒。強氯精在排幹池水、曝曬2天後按每畝400-500克兌水潑灑或按池水4-5mg/L濃度用藥,一般用藥5天後可試水放養。
2.防治疾病。氯製劑屬常見外用消毒殺菌藥物,能快速殺滅各種細菌、真菌、芽胞、黴菌等病菌。但防治時選擇不同的氯製劑品種,其用藥量差異較大,可參照產品說明,結合天氣、水溫等因素,正確使用。生產上防治魚類細菌性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等症時,可用1mg/L漂白粉全池潑灑;或用0.5-0.6mg/L漂粉精全池潑灑;也可用強氯精0.2-0.4mg/L、二氧化氯0.15-0.2mg/L、溴氯海因0.2-0.3mg/L等其中之一進行全池潑灑,病情嚴重時,連用2-3天。在魚種消毒時,可用漂白粉10mg/L浸浴10-20分鍾或3-6mg/L二氧化氯浸浴10分鍾左右。
3.滅藻淨水。俗話說“養魚先養水”,良好的水質是魚類健康生長的前提,潑灑氯製劑可改善水質狀況,池中有機物含量會明顯減少,水色變淡。如在實際生產中,使用濃度為0.5mg/L的二氧化氯全池潑灑,可明顯抑製藻類繁殖;當使用濃度為2mg/L的二氧化氯全池潑灑,藻類可在10天內死亡,而對魚類則無害。
四、注意事項
1.藥品貯存。漂白粉和漂粉精與其他氯製劑品種相比,性狀很不穩定,易吸潮,失效快,這主要是由於次氯酸鈣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反應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鈣,而次氯酸被光解產生氧氣和氯化氫氣體而失效,因此在使用存放時間較長的漂白粉或漂粉精時需要先測定有效氯含量,然後再計算用藥量,而強氯精、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則不存在這種現象[1-2]。
2.安全性能。在防治魚病中,使用強氯精通常能比其他氯製劑顯示較快的治療效果,但強氯精防治魚病療效快的同時,對魚類的刺激也大,為確保用藥安全,水產苗種或名貴水產品養殖中不建議用強氯精。在防病治病時,二氧化氯反應生成物為水、氯化鈉等鹽類及微量二氧化碳,不生成任何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而漂白粉、強氯精等則與水體中的有機物反應產生三氯甲烷等多種有機氯化物,長期大量使用,有毒有害物質會在魚類體內不斷積累,會影響到魚類的食用安全,同時魚類也會對這些消毒劑產生抗藥性,影響以後防病治病效果[2]。同時,氯製劑都具有較強的腐蝕性,不能用金屬容器盛裝,使用時要加強個人安全防護,避免與皮膚、衣服等接觸。
3.環境影響。大多數氯製劑藥效與池塘水環境存在以下關係:一是水溫升高,氯製劑殺菌速度加快;二是水質越肥,水中有機物含量多,藥效越低;三是水質堿性增強,氯製劑殺滅細菌的效率降低;有的氯製劑在PH值較大時甚至失去殺菌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昌福,尹倫甫.消毒劑在現代養殖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科學養魚.2008(11).
[2]薑禮燔,宗網華,朱大白.養殖水體氯化處理的毒副作用及含氯藥物應用評價.水產科技情報.2001(3).
作者簡介:陳斌(1974-),男,棲霞區水產技術指導站,助理水產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