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多種措施相結合。在近堤處和水流頂衝布設護岸工程,以達到控製節點及重點防護的目的。
2.完善管理程序
在工程管理中對資料的申報、管理及審查,應該對其嚴格控製使之有可操作性。可以通過開設培訓班和主體討論會等方法,加強各級之間的經驗交流,進而提高施工質量的管理水平,增強管理力度。
3.統一標準
不管是當地政府還是有關河道管理部門,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方麵的原則,要統一標準,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進行治理項目的管理,保證各級各部門的合法權益。
4.加強監管力度
第一,對於已經開工的項目,需要建立完整的監督管理製度,安排專業人員,檢查施工過程中是否存在違章行為。對於相關法規及當地河道管理部門的管理製度在實行之前,一定要接受嚴格的審查,確保其具有應急救助方案,了解其應盡的義務。
第二,對於新建的工程項目,首先進行項目的申報,按相關法律及有關部門的規定進行審查,同時某些建設項目長期占用河道影響防洪工作的問題,要對其補救方案進行研究,了解建設方應承擔的義務與責任;對那些未經有關部門同意或者不合規定的項目一定要按法律途徑予以處理,從而保證河道監管工作的正常進行。
5.加強宣傳力度
加強河道治理方麵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可以在適當的時間開展宣傳活動,對外宣傳法律知識,從而普及當地人民的法律意識,同時不要忽略日常的宣傳活動,可以在河道兩岸適當的地方設立宣傳牌。對那些在河灘上種植的公民進行勸導和教育,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可能引起的後果。
6.加大資金投入
對河道施工質量管理的資金投入進行研究,探索其投入機製,盡全力加大資金投入。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也應該認識到河道治理的重要性,對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給予一定的資金投入,同時要加強施工質量管理的編製,使用新型監管設備,合理分配監管人員,確保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保證其施工質量與進度。
結語
綜上所述,嚴格把握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質量,不斷的改進與提高施工技術水平,為保證河道治理的工程質量奠定基礎。通過合理的規劃及設計,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製度及程序,各級監管部門統一管理標準,加強河道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力度,加強安全意識與法律意識的宣傳力度,加大對河道治理工程監管工作的資金投入,合理分配監管人員等管理手段,能夠有效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質量,從而促進水利工程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魏俊,王銀龍,陶如鈞,杜運領,韓萬玉.重慶市清水溪高灘岩生態修複一期工程設計[J].中國給水排水,2013(02).
[2]李東徽,宋傑,關文靈,董則奉,陳賢.昆明城市河道河岸綠化建設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2(11).
[3]行航.河道治理及沿岸綠化工程探討——以深圳龍崗河為例[J].技術與市場,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