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型灌區三級渠係節水改造的必要性
科研
作者:官忠和
[摘 要] 吉林省鬆原市前郭灌區是我國的四大灌區之一,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興建的,經過近幾年國家對灌區投資的力度不斷加大,灌區的一、二級渠係已經基本完成了節水改造,但是三級渠係還基本上是以前的泥土渠,存在著嚴重的跑、冒、滴、漏和戰地過大等問題,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珍貴水資源,而且還浪費了及其有限的土地資源,下麵僅從這兩個方麵論述一下在前郭灌區開展節水技術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 大型灌區 三級渠係 節水改造 必要性 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 S27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10-0285-01
我國現有灌溉麵積在2h㎡的大型灌區402處,有效灌溉麵積1580萬h㎡約占全國灌溉麵積的30%,生產占全國?的糧食,創造占全國總量三分之一的農業生產總值,提供占全國七分之一以上的工業及城市用水,受益人口達2億多人。2004年大型灌區提供的水量為1865億立方米,約為全國用水總量的38%。盡管大型灌區為我國農業和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托基礎但是由於曆史原因,目前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為此,開展以節水為中心的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已經迫在眉睫;已成為21世紀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戰略舉措。下麵僅以前郭縣白依拉嘎鄉為例,論述一下大型灌區三級渠係節水改造的必要性。
一、自然資源情況
前郭縣白依拉嘎鄉位於地理坐標東經124°35′至124°52′,北緯44°56′至45°06′處。總耕地麵積7300公頃,且全部是水田,為純水田鄉。屬寒溫帶大陸性半幹旱季風性氣候,地處鬆嫩河穀平原,地勢平坦低窪,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溫差較大,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879.8小時,年平均氣溫4.5℃,雨水集中,年降水量450毫升,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9%,春季升溫快,對水稻生長十分有利。從1945年成立灌區至今。經過60多年的開發建設,已經建成一總引幹、二總引幹和引鬆渠3條主幹渠係,在項目區境內東西穿過;引幹、引支總長度為85千米,泄幹、泄支總長度110千米,三級工程引、泄支總長度82千米,占地麵積500公頃,其中引水支渠總長50千米,占地麵積340公頃,泄水支渠總長32千米,占地麵積160公頃。所有水田全部引用鬆花江水灌溉,田間引泄渠係布局合理,綜合配套,是開發節水灌溉項目、發展現代觀賞型農業的理想基地。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開發節水改造項目,符合中央有關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是進一步改善農田基礎條件,開發綠色、環保、節能、觀賞性農業的前提條件。
2.開發節水改造項目,是節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目前,白依拉嘎鄉共有水田麵積7300公頃,是十年九旱的地區,曆史上就曾發生過因降雨少導致有些地勢無法耕種。根據初步測算,每年每公頃水田用水量在3萬立方米以上。目前,由於三級渠係工程都是泥土渠,跑、冒、滲、漏現象極為嚴重,灌概率低,水資源浪費嚴重。實施節水灌溉項目後,每年每公頃水田至少可節約1萬立方米灌溉用水,每公頃水田可節約水費支出250元。全鄉每年至少節約7000萬立方米的水資源,直接節省水費支出175萬元,人均節約水源支出91元,不但能夠直接減輕農民負擔,還可以為國家節約淡水資源和電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