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沒問題,隻要你酒量好,我管夠。”
他們就一起到了酒店,這一場酒啊,應該是季子強一兩年來喝的最多的一次了,他們兩人也不用小杯,直接用喝茶的直杯端倒酒,也不用彼此勸酒,各喝各的,季子強最大程度的展示了一次自己的酒量。
對季子強來說,喝酒有時候是為了消愁,有時候是為了應酬,酒,也不是太好喝。
喝酒都是有原因的,那辣心的味道一口罐給誰誰也不好受。但酒還是要喝,有時候還要大喝特喝,不喝到上吐下瀉不算結束,季子強喜歡喝酒,對酒的選擇比較挑剔,非濃香型酒不喝,這是針對白酒而言的,對於啤酒非黃河水不嚐。
酒在季子強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是他心情不好的時候經常發出的感慨。酒好像和一個人的性格緊密相關,高興要喝,憂愁也要喝。
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流其名。看,多豪邁的詩句呀,喝酒酒當這樣,拋開一切,沉醉其中。
一個人喝酒,寂寞;兩個人喝酒,快樂;三個人喝酒,熱鬧。
今天他們隻有兩個人,但卻喝了三瓶茅台,鄔局長多年在部隊養成的豪爽喝酒習慣,在地方上來之後已經很難適應了,他很少遇到能和他喝到一塊來的人,但今天他算遇上了一個,季子強比他還幹脆,比他還霸氣,這讓他真的很佩服了。
到最後,還是季子強打電話叫來了秘書,才把鄔清源送回了家,整個路上,這個在北江市舉足輕重的政法委書記,都一直在嘴裏念叨著:“三年多了,我在北江市還沒有讓人喝倒過,你季子強厲害,我們下次再拚,下次。。。。。”
季子強沒有倒,但也是在硬撐著,他知道晚上回去他肯定會暈的,今天的酒也到了他的極限,但他覺得還是值,自己就是要讓這個對誰都不服氣的公安局局長看看,自己一樣也豪爽,一樣是比他的酒量好,他不是說喝酒看人品嗎?那就好啊,自己讓他徹底的知道一下什麼叫人品,什麼叫厲害。
自己也幾乎已經收服了這個桀驁不馴的局長了,從剛才喝酒時候他看自己的眼光中,完全暴露了他對自己的驚訝和膜拜,應該說,在鄔清源的喝酒生涯中,很少遇到季子強這樣的酒量,當然,這喝酒也是看情緒的,能喝一斤的,有時候半斤也醉,但今天季子強是把這場酒當作工作和任務來完成的,所以他發揮的很好。
在小劉把季子強送回家中之後,季子強真的服不住了,酒意上湧,胸中惡心欲吐,急忙往衛生間趕,這樣折騰了三輛次,季子強才算能安安穩穩的睡著了。
第二天,季子強起來之後,就感到有些頭暈腦脹的,季子強到辦公室,連著喝了好一會濃茶,但還是有點不太舒服,後來季子強就決定出去轉轉了,想吹吹風,醒醒酒,他帶著王稼祥和文秘書長兩人,跑了幾個工廠,和廠裏的領導,職工又座談了一陣,中午簡單的在外麵吃了腕麵條。
到了下午,季子強有點疲倦,就讓王稼祥自己去另外的幾個工廠了,自己帶著文秘書長準備去拜訪一下自己一直都想去拜訪的一個人。
兩人回到市區,拐進了小街之中,在北江市西城區,有一條遠近聞名的青石古巷,這條古巷,因整條小巷的路麵均用青石板塊鋪設而得名。古巷的兩側,則是一幢幢頗具古色韻味的小木樓。
這條古巷,在解放前,曾一度繁華。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北江市這座城市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住在這條街上的居民搬的搬,遷的遷,剩下的隻是一些老頭老太太和那些條件不好買不起新房的居民以及一些外來的租房戶。
當然了,也有個別有經濟條件搬離但對這條小巷懷有感情,喜歡小巷的清幽而不願離開的。
書法怪人宮老先生便是其中一個。他就住在青石古巷的中段,他的行草,不僅在北江市有名,就是在北江市全來說,也是聲名顯赫。說他是怪人,是因為宮老先生雖有一手好字,但卻為人孤僻,不喜應酬,很少為人揮亳潑墨,哪怕是高金收購他也不會有絲毫動心。
然他每逢春節臨近,卻會主動為街坊鄰居書寫對聯,分文不取卻樂在其中。
關注公眾號:清香書城,領免費看書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