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鴉雀無聲(1 / 2)

在蔡國章說道最後:“。。。。。紀委依照《公務員紀律處分條例》的相關規定,對這件案子進行了查處,對市委管理的幹部提出了處分意見,請大家談談意見。”

冀良青沒等別人說話,就當仁不讓的搶先發言了,他要主導今天會議的方向:“同誌們,新屏市出現了這麼大的事情,12名幹部受賄,我是有責任的,今後一定要強調黨風廉政建設,加強思想教育,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我同意紀委的處理意見,建議這個副鎮長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冀良青的話說完,會議室裏麵很安靜,沒有人言支持。

季子強將茶杯輕輕放到了桌子上:“我來說幾句。”

他掃視了一下在座的人,繼續說:“紀委依照《條例》的規定,處分幹部,我是沒有意見的,黨員幹部出現問題和錯誤,當然要處分,不過,對於如何處理幹部,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幹部,我有些不用的看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誰都會犯錯誤,有大錯誤,直至犯罪,有小錯誤,批評教育,毛爺爺在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中曾經提出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觀點,新時期中央紀委對幹部的處理也提出以教育為主、以處理為輔的方針,我覺得,我們處理幹部的目的,好像醫生治病一樣,完全是為了救人,而不是把人整死。這12名同誌,收受賄賂,犯錯誤了,在普通百姓看來,似乎是了不起的大錯誤了,可是,在我們在座的同誌看來,是不是十惡不赦了呢。”

會議室裏麵鴉雀無聲,誰都明白季子強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季子強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茶,淡淡的說:“我們的同誌犯錯誤了,要允許他改正錯誤,一棒子打死,不是我們黨人的作風,所以,我建議,紀委按照教育從嚴、處理從輕的角度,重新考慮對12名同誌的黨紀政紀處分,我不同意將副鎮長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沒有人說話,沒有誰會願意明著和季子強作對,造紙廠事件的所有經過,大部分的常委都是知道的,何況季子強並不是孤身一人,在他說完,尉遲副書記也發表了和季子強很相似的意見,讓今天的會議就變得有點針鋒相對了。

冀良青實際上也是沒有多少把握在常委會上直接通過這件事情的,不過他大部分的戰略意圖已經達到了,今天能不能通過並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冀良青在權衡了一下目前的局麵之後,就說:“咳,沒有新的意見了,我來說兩句,剛才季子強和尉遲鬆同誌都發表了意見,我認為有一定的道理,紀委按照《紀律處分條例》的規定,處分幹部,做的好,市委對紀委的工作是滿意的,不過,在對幹部的處理問題上,還是要教育從嚴、處理從輕的,紀委按照市委的這個意見,重新討論,下次的常委會,再來研究這件事情。”

散會以後,冀良青率先離開會議室,季子強走的慢一點,準備下摟的時候,蔡國章從後麵趕上來:“季市長,今天討論處理幹部的問題,我也是無可奈何,真是不好意思啊,你可不要見怪。”

季子強一笑,和你很親切的說:“國章同誌啊,你說哪裏話,你是管紀檢監察工作的,當然要表意見了,我知道你挺為難的。”

蔡國章也理解季子強這句話的意思,知道季子強在暗指自己沒有多說自主權,蔡國章歎口氣說:“感謝季市長的理解啊。”

季子強就拍拍蔡國章的肩膀,意味深長的說:“我們需要彼此的理解。”

蔡國章愣了愣,他仿佛看到了季子強向自己伸出的橄欖枝,但蔡國章卻猶豫了,他不敢輕易的去接這個象征和平的暗示,因為眼前新屏市的局麵過於紛亂,以自己多年的閱曆,依然看不透,看不懂最後的結局,自己也曾經細細的思量過多次,在接下來的交鋒中,到底是季子強獲勝,還是冀良青獲勝?這個問題卻一直無法判斷出來。

但有一點蔡國章是很明白,那就是現在新屏市的平靜隻是一個短暫的休戰,後麵季子強和冀良青必將有一場生死之戰,而自己的命運和未來,也在這場大戰中會發生變化,怎麼變?變好?變壞?

這就完全取決了自己在最近一個階段的態度了。

可是關鍵關鍵的問題就是,自己沒有辦法看懂這場大戰的結果,所以自己也隻能盡量的都不得罪,兩麵討好。

其實有蔡國章這樣心態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了,新屏市大部分的高層領導都是如此的心態,這不管是冀良青的嫡係,還是季子強的粉絲,因為官場上所謂的感情幾乎都是建立在一個利益基礎之上的,誰也不願意眼看著一隻大船即將沉沒自己還要去堅守陣地,視死如歸,這樣的人在官場會被人當著笑話來嘲弄的,因為這官場一直都不是一個講義氣,講道義,講忠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