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7 民國名人的際遇趣聞(1 / 2)

戴笠雨中命喪戴山

戴笠出生前,家中曾失火,這給他們貧困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當時,戴笠的父親認為其祖上缺水,才會招來災禍,便給戴笠取名為戴笠,字雨農。此後,戴笠一生信鬼信命信相,希望能靠水性的名字鎮邪,於是,他在軍統局用了許多帶水的化名,如江漢清、江濤、塗清波、沈沛霖、洪淼等。因為他家的火災是農曆五月十三日發生的,戴笠便十分忌諱十三這個數字。他出生於1896年農曆八月十三日,因避十三的忌諱,遂將出生日期改為八月十四日。1946年3月16日,戴笠由青島飛往南京麵見何應欽,不料飛機飛到南京上空時,大霧茫茫,無法降落。飛機改飛上海虹橋機場時,正值大雨滂沱,也無法降落。於是飛機隻得折回南京,由於當時雲層很低,又有雷雨的幹擾,飛機與地麵失去了聯絡。最後飛機不慎撞到了板橋鎮戴山山腰上,機毀人亡,三天後才被人發現。他的助理秘書袁奇濱歎道:“戴主任一生求水,悔不該在死前取了個缺水而多山的化名高崇嶽啊。他3月16日起飛,沒想到那天正是農曆二月十三啊!他千算萬算,平日裏諸多防範,可還是沒能逃過一劫啊!”

黃維改號挑重任

黃維於1904年2月28日出生於江西省貴溪縣一小戶人家,其父母均是農民。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黃維知難奮進,刻苦學習,成績拔尖,中文水平尤高。他於鵝湖第四師範畢業後,在家鄉的一所小學裏當上了教員。由於個子矮小,有些學生對他不是特別尊重,這頗令他苦惱。他於是孤身前往上海,想在上海碰碰運氣,換個行當。經方誌敏等人介紹,1938年,黃維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後經過一番打拚,成為蔣介石嫡係部隊的將領。1938年,黃維升任第十八軍軍長,離皖赴贛途中,在南京受蔣介石召見。蔣介石慰問了黃維的各項軍事工作後,臨握別之際,從抽屜裏取出一張六寸大的照片,當即揮毫寫下“培我將軍留戀”六字。黃維的號是“悟我”,而蔣卻以“培我”書贈。黃維接過照片時雖不得要領,但仍表現出一副如獲至寶的模樣。事後,黃維百思之餘,始得其解:校長不是無意錯寫,而是有意命名,“培我者,培養我也”。從此,黃維改號“培我”,蔣介石果真重用了他,至此,他的仕途生涯也扶搖直上。

張大千匪窩學詩

1916年,張大千18歲,在重慶求精中學讀書,一次,放暑假回內江途中,不慎被盤踞在山中的土匪綁架。土匪頭目獐頭鼠目,原想把張大千作為一張“肉票”向張家勒索一筆錢財。當張大千在土匪的脅迫下給家中寫信索要贖人的錢財時,一個土匪頭目見張大千寫字寫得很是漂亮,就強迫他留下當墨筆師爺。土匪每次行劫時,為防張大千逃脫,也用轎子抬著他,並逼他按黑道規矩搶劫。有一次搶劫時,張大千“搶”到了四幅《百忍圖》和一本《詩學涵英》。回到匪窩後,看著眼前來之不易的書籍,張大千大為所動,便利用手頭的《詩學涵英》學作詩,同時,他還向“肉票”中的一位老進士學習平仄對仗。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張大千仍是發奮學習,這段奇詭的經曆,也為他日後的文化造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陳濟棠捧靴之喜

陳濟棠,字伯南,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幼年時期的陳濟棠過得並不如意,他在廣東陸軍小學學習時,成績較差,特別是其正步老操不好,每逢大型的校閱時,他都被留在室內搞衛生。陸小畢業時,陳濟棠排名最後一名,在畢業祝酒時,各位同學都向當時名列榜首的梁安邦祝酒,稱其前途遠大。見同學們爭相向自己敬酒,梁安邦竟忘乎所以地對同學們說:“大家都有遠大前程,除了陳伯南以外,他是個不成器的!”誰料,當時一位與陳濟棠要好的同學爭辯說:“不要小看陳伯南,他可能比別人走得更遠。”梁安邦聽說此話之後,氣憤地說:“陳伯南如能出人頭地,我給他捧靴!”一旁的陳濟棠麵紅耳赤,默不作聲。後來,陳濟棠通過一番努力掌握了廣東的軍政大權,梁安邦聽說陳濟棠發達之後,馬上投奔過來,說:“伯南,伯南,我給你捧靴來了,兒時的預言終成真啊!”陳濟棠不以為意,說:“老同學何必開玩笑呢,多虧你當日之言啊,我才能有今日之輝煌!現下我手頭有一個交通團長之缺,不知你可肯屈就呢?”梁安邦喜出望外,自是應允了這份差事,時人評論說陳濟棠的捧靴之喜亙古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