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機器人的價值(2 / 2)

但是如果把人類的武器升級成為擁有生物機器人那樣的武器,分分鍾壓爆一軍很簡單的事情。

而機器人那超大的子彈容量,這個雖然改裝進人類很困難,但是如果配合外骨骼,在把李文反引力汽車的能源技術拿出來,一個軍人便是一個碉堡將不在是夢。

想想如同紅警中的解放軍,幾個人隻要在那一蹲,不管來啥,通通打爆。

而機器身上可不僅僅有這些技術,仿生機器人的研製一直是科學家的難題,這倒不是真正的仿生機器人做不出來,而是仿人類的機器人性價比不高。

仿人類的機器人需要的技術最高,但是要速度沒仿狼豹一類速度,要防護沒烏龜一類防護,要攻擊也沒一些大體型動物可以搭載的更多武器。

所以說機器人研究方向中,仿人類一直是最後的選擇,影視中的那些機甲什麼,如果沒有在某些方麵有新的突破,新的發展,機甲也是不太可能出現的。

而這還隻是這一堆東西中價值畢竟低的。

價值更高的是四代生物戰機,李文可是好不容易把四代生物戰機畢竟完整的搞了回來。

雖然說第四代生物戰速度垃圾了一點,攻擊垃圾了一點,防禦垃圾了一點,但是單單恢複能力這一項便瞬間爆表。

生物戰機,還是頂尖的生物戰機,裏麵運用的生物技術不知道多少,這些即使隻要能吃透一項便能造福無數人類。

想想多少人每年因這樣活著那樣的原因截肢,毀容,如果有四代生物戰機的恢複技術,去醫院一趟便把傷給治好了。

這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國家可以少一些針對他們的財政撥款,整個國家會減少一部分的負擔,而這些傷好的人又是一個玩好的勞動力,還能幫助國家建設。

這隻是從國家方麵講,從個人和家庭來講,這個意義更加巨大,本來是家庭負擔的人一下子反而能給家裏再次帶來收入,這對無數因殘疾而至貧的家庭來說不亞於一次涅槃重生。

而這隻是恢複技術對人類本身的利用,在其他領域,恢複技術能能大方光芒。

每年全球需要砍伐掉1700萬公頃,而如果速生恢複技術的運用,完全可以以一個不大的麵積便能完全供養全世界的樹木消耗量。

同樣,無數水土流失或者說荒漠化的土地也可以運用這項技術進行恢複。

而這僅僅是生物戰機的核心技術之一,另一個核心技術器官改造的應用前景完全不低於前一項技術。

所以說,對於這些東西,李文會采取一個保守的手段,並不是一次性賣出去繼續收租金坑各國公司,而是想找人現吃透技術在談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