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壑一飲而盡麵前的香茶,笑說道:“雖然我不知道王月蓉打算把曹氏嫁與你,安的是什麼心,但肯定是不懷好意,沒想到這樣一來,卻害得我妻亡子散,你得好好補償我,把你宮裏的金子銀子,多給我拿些回去。”
昔年麵如冠玉的美少年,經過此事,已經是胡子拉碴的莽漢模樣,卻格外有種陽剛之美,而且,眉宇間雖有悼念亡妻的思念之情,卻並不覺得折墮,一旁給他斟茶的杜若聽得入神,看得著迷,都沒發現盅中的茶已經滿溢。
朱瞻壑看了她一眼:“喂——茶已經滿了。”
杜若忙端平了茶壺,又找帕子擦拭桌上的茶漬,做這些事時,她倒是沒有慌神,仿佛剛才將茶倒出來的人並不是她。
“這麼些年了,你這小丫鬟還是毛手毛腳的,也就是你,還肯留著她。”朱瞻壑一如舊年裏那般,對杜若橫挑鼻子豎挑眼。
孫清揚看了杜若一眼:“我這小丫鬟可已經長成大姑娘了。說起來,杜若比我大五歲,倒和殿下、壑哥哥你是同歲的,怎麼你還當人家小呢?”
朱瞻壑摸了摸鼻子:“是嗎?她和我是同歲的?真沒想到。在我的印象裏,她始終是那個愛踢人的小姑娘。”
朱瞻基笑了起來:“她不就是幼時把你摔進魚缸過一回嗎?你就一直記仇到現在?說她愛踢人,我怎麼沒瞅見過。”
朱瞻壑得意了:“那是,你以為她見誰都踢啊?”想一想,覺得這得意有些不對,但仍然忍俊不禁,看著杜若笑道,“你說你當年,幹嗎那麼大的火?到如今還沒嫁人,是不是因為脾氣不好啊?”
杜若氣得咬著牙,真想踢他一腳,但尊卑有序,她也隻能忍著,況且,他前兩日到酒樓吃飯,無端地摔下樓,扭了腳,說不定就是袁天師所說為她擋得煞,真踢,她也狠不下心。
就隻偷偷白了他一眼,立在旁邊,像是木頭人一般。
雖說這是奴才們在主子跟前兒應該有的規矩,但朱瞻壑覺得無趣,他還是喜歡杜若在他跟前兒隨意的樣子。
當年裏,聽了孫清揚求情讓他饒過杜若,後來總愛找她的事,那個時候年少,他並不明白,是因為喜歡,他才故意為難這個將他摔進魚缸的小姑娘。
直到有一天,他和袁璦芝瘋鬧,才發現,有鵝蛋臉、小酒窩的袁璦芝不是因為長得像孫清揚讓他覺得親切、熟悉,而是因為她眉宇間的神情,和那個敢踢他、把他摔進魚缸的杜若一模一樣,他才明白,原來自己當年那麼愛捉弄杜若,挑她的刺,都是為了引起她的注意。
可是,那會兒,他已經娶妻,有妾,想到即使杜若願意,她也隻得在他的府裏當一個小妾,得在主母跟前兒立規矩,仍然像從前似的看人臉色,他就心疼。
而且,他也不想杜若進府,被阿芝看出端倪,阿芝無辜,嫁入府後又一直與他琴瑟相合,他不想委屈杜若,也不忍阿芝傷心。
索性把那份年少的情動埋在心底。
直到袁璦芝被曹氏毒害,下葬的那日,他就決定,為阿芝報了仇以後,他就要來找杜若。
他買通了王月蓉跟前兒的人,趁她坐月子,身子沒恢複,把她給阿芝下的寒毒放在茶裏讓她喝,讓她自作自受,最終她果然像阿芝一樣,被誤診為風寒死去。
這個事,他誰也不會說,這皇室這皇宮,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不適合阿芝,也不適合杜若。
“幹脆,你們把她給我算了,反正這次出來,我都沒打算再回漢王府,父王當初竟然打算用阿芝的死威脅那位,好為他所用,真叫人寒心。我不參與你們這些龍爭虎鬥的事了,他年裏,父王真有異心……我這一走,也算是躲開是非。”
朱瞻壑這話雖然是笑著說的,但眾人都聽出了悲愴之意。
倘若漢王一直不肯罷手,等到永樂帝崩後,太子能饒過他嗎?就算太子顧及手足之情,一向對二叔沒好感的朱瞻基,會饒過他嗎?
即使朱瞻基願意饒過漢王,漢王會就此罷休嗎?太子放過他多次,還為他在永樂帝跟前兒求情,他仍然不肯放下永樂帝曾許諾要傳位於他的心結。
這是個死結。
所以這個問題,他們這兩個自小一起長大的堂兄弟間,從來不說,卻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