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一對紫靈珠(1 / 3)

公子慕白連番幾次驚嚇,不怯反怒:“混帳東西!也敢打擾小爺清淨。”

說罷一挺“冥泉”銀龍槍,當頭便刺。怪蟒將頭一偏,輕巧躲過,遽然開口講話了:“李慕白,還記得蜈蚣嶺嗎?”

怪蟒邊說話邊將龐大的身軀慢慢移出灌木叢。

慕白公子恍然大悟,難道是那夜蜈蚣嶺上,纏在枯樹,被我一招‘橫掃千軍’打翻在地的小蛇?隻因那夜霧氣朦朧,不辯它樣貌。今日青天白日,發現竟是一頭通體碧綠的大獸,高高昂起的碩大頭顱,赫然生出一叢火紅如雞冠的犄角來。奇怪它竟能知我名姓,看來道行不淺嘍!

隨著這頭綠色大獸軀體的遊走,身下騰出的一叢矮喬木裏,突然放射出一團紅色光芒。光芒中一株上千年老山參顯露出來,參蘆層層疊疊,參葉茂茂密密。須知普通山參,參蘆分為三個階段,頂端新脫落,故爾莖痕如馬牙,俗名”馬牙蘆“,第二階段,十年方脫落,參蘆左右交錯層迭,俗名”對花蘆“;第三階段,不再顯現蘆層,而呈圓柱形,俗名”圓蘆“,圓蘆上布有緊密環形紋。參葉六年時,也不過三十片而已。

看這行情,這株老山參怕不當真上幾千年了吧?而這一片紅色光芒,正是它生長出來的一對人參果放射出來的。

幾千年來,這對“人參果”吸天地精華,納日月光輝,受暮雨朝露滋潤。紅中透紫,玲瓏如翡翠,光芒璀璨。它能愈跌打損傷,能解世上百毒。續陰接陽,起死回生。能感知氣場否泰,奪天地之機,改造化之功,

“紫靈珠”!三個字驀然從慕白公子的心裏喊出來。好有靈性的紫靈珠!

綠蟒見他目不轉睛,盯著一對“紫靈珠”。悠忽一縮身形,彈越騰空,照著小公子頭上命門飛身襲來。

李慕白毫不含糊,不退反進,一招“青龍獻爪”紮向綠蟒頷下咽喉。綠蟒突然一變身形,“怪蟒翻身”,環環不離小公子咽喉部位。

這一招怪蟒翻身,逼得小公子連連敗退,心裏叫聲好險。連忙側身後退,瞅個空隙,一記“蒼龍擺尾”,電轉風回一般,左手如風硬上,右手一抖槍杆“嘭”的一聲,又砸在綠蟒的七寸位上。

當下就尋思,當年每見爹爹使起這招“怪蟒翻身”,何曾見過如此威力?今日親眼見了綠蟒的招式,果然百聞不如眼見。他年若是但有施展之機,定當好好效法。

綠蟒見一擊不成,改成“蟒蛇出洞”轉攻慕白公子下盤三路。眼見攔拿不迭,綠蟒的血盆大口生生就要咬上,他不及撤回的左腿。慕白公子一個“殺手槍”,左手掉過槍鑽,漫頭砸下。

誰料綠蟒遊戲一般,半路收回身勢,蛇頭上昂,再改“怪蟒翻身”。如是幾番,雖是招招致命,卻並不痛下殺手。

公子李慕白終於明白,奧,這是在教我如何用招啊!

罷了。李慕白收槍立定,深施一禮:“綠蟒,你為何以恩抱怨,頻頻手下留情?”

綠蟒仰天大笑,卻是生人的口氣:“小公子,你可知你的‘冥泉’銀龍槍根由?”

慕白公子一臉茫然 。

綠蟒悠悠而道。

天下很大,南北縱橫九萬裏。天下很小,人生何處不相逢?

李氏始祖皋陶公,生於曲阜,又名咎陶。與堯舜禹並列上古四聖。堯繼位之後,用大禹治水,經黃河下遊太行山東麓,即當今飛鷹山大峽穀,水路被一萬年銀白色大蟒攔住,濁流四溢,致使民生倒懸。後被大禹用九天玄女娘娘夢中所賜“寶壺”降服,責怪他枉負萬年道行,不思道濟蒼生,反而逆天行事,截水玩樂,遂致洪災不除,九年治水,勞而無功。大禹的父親鯀,就被舜帝砸成肉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