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陣紛紛擾擾之中,吳歌依舊無法擺脫公司進入生死線的難關。
而武林科技卻借著這個機會,又一次宣傳了他的評分網站,讓無數網友有了一個權威的評分網站可以去。
同時,顧風在自己博文之中使用的新功能,也是一下子受到了矚目。
這個用三天時間開發出來的小插件,就是將評分網站最關鍵的評分和新鮮度信息,集中到小小的卡片式網站預覽中去。
這種功能,在另外一個世界自媒體發達的時代,可以說是每個自媒體網站都有。
但在這個時代,卻依舊還是一個新鮮功能,一下子受到了博客用戶的喜歡,成為了使用程度最高的功能之一。
不過,無論如何,博客未爆先衰,已經成為了業界公認的事實。
甚至,博客都被人稱之為武林科技唯一一款失敗的產品。
實際上,博客、天涯海角以及貼吧,看似不同,卻都屬於同類的產品,那就是社會性社區。
這種社會性的社區,最需要的就是運營。
運營強,則產品強。
當初武林科技發明了博客,一下子迎來了無數人的跟風,各大巨頭紛紛砸入這個產業,卻被顧風坑的不輕。
一番洗牌之後,最後隻剩下東訊博客和武林科技的博客,兩款產品勉強算是有用戶、有內容,形成了一種溫和的生態圈。
東訊博客憑借著運營,也逐漸抬頭,大有逼近武林科技的博客網的趨勢。
可惜,天涯海角和貼吧類的大社區類產品崛起,大社區成為趨勢,就連東訊博客投入也逐漸變小,開始做大社區起來。
自媒體,終究不屬於這個時代。
而在武林科技內部,顧風正站在白板麵前,一臉嚴肅地敲擊著白板:“社交網絡和博客究竟有什麼不同?兩者的確是很相似,但博客是公開化,而社交網絡則是半公開化!
博客代表的不僅僅隻是博主這個人,有可能是專業,是知識。
而社交網絡展現出來的就是這個人,這裏是一個人在互聯網上個性化展現最好的地方!
所以,我們第一要滿足的,就是動態分享!”
自從京大回來,顧風將社交網絡的研發放到了頭位。
社交網絡不一定能夠代表武林科技未來的十年,但在最近的三年,絕對是武林科技重心之中的重心。
顧風分析過另外一個世界的社交,即時通訊無論是pc時代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都是最早崛起的,但並一定是最後的贏家。
隻有另外一個世界,騰訊擊敗了人人網,顧風覺得除了即時通訊=社交的習慣深入人心之外。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騰訊同樣擁有一款社交網絡的產品,那就是qq空間。
很多人會覺得空間和臉書是同一回事,但實際上,空間本來是對標博客的防禦性產品,結果做著做著,幹脆將臉書的開放平台引入進來,最後備受好評,隨後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顧風將社交網絡的新產品,也命名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