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總_分館模式:公共圖書資源與區域中小學圖書館對接的探索(1 / 2)

總/分館模式:公共圖書資源與區域中小學圖書館對接的探索

圖書視界

作者:林霓

文章就鎮海區中小學圖書館依托大學園區圖書館,以分館模式共享總館各類資源,並利用總館的延伸服務,拓展中小學圖書館服務等方麵進行了分析,總結了實行總/分館製後取得的成績,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

圖書館的總/分館模式在西方是一種較為通行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它以有效利用資源、提高服務效益為目的,通過一體化和專業化管理,實現各級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共享和服務的互動互聯,以網格化布局,為社會提供無所不在的圖書館服務。

對國內中小學圖書館而言,對以公共圖書館為依托,基於互聯網的集群管理平台,實行總/分館製的管理模式還比較陌生。2009年以來,寧波市鎮海區教育局教育條件裝備站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全區中小學依托大學園區圖書館資源,以分館模式開展中小學圖書館(室)建設,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1 分館共享方式

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是寧波市教育局的直屬單位,設計藏書容量為120萬冊,現有圖書近40餘萬種,50多萬冊,以及大量的數字圖書館資源。結合大學園區圖書館“走出圖書館辦圖書館”的服務理念,鎮海區教育局在實現與大學園區圖書館資源的對接,推動共享方麵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使其成為區中小學書香校園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工作內容。

1.1 設立分館

總/分館製沒有固定的管理模式,可以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因地製宜開展工作等。2009年年初,鎮海區教育局教育條件裝備站正式向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提出創建分館要求,經大學園區圖書館實地考察後雙方簽訂總/分館合作意向書,區內各校再在自願的基礎上與總館簽訂分館協議書,並在圖書館掛上統一製作的“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分館”分館牌。分館的師生集體免費辦理借閱卡,無償使用總館大量的紙製圖書資源及寧波數字圖書資源。

1.2 設立鎮海區寧波大學園區圖書調撥中心

圖書調撥中心的設立是建立在分館之上的。為方便學校圖書調撥,2010年,鎮海區教育局在全市率先提出設立鎮海區寧波大學園區圖書調撥中心,以期更好地為中小學圖書借閱工作服務,受到總館的讚許與支持。圖書的調撥過程為:學校提出調撥申請,約定時間到調撥中心根據學校館藏情況進行現場圖書挑選,通過係統管理平台劃撥到圖書調撥學校並做賬冊過戶,所調撥的圖書歸還時做銷賬處理。目前,館藏流通圖書2萬餘冊。通過圖書的調撥,總館的圖書流通到分館,調整了學校圖書館館藏結構,充實了館藏資源。

1.3 設立數字資源鏈接點

分館除能無償享用總館的紙製圖書外,還能無償享用總館的數字圖書資源。目前學校的數字圖書隻局限於電子圖書,而作為總館的寧波數字圖書館則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大量的電子圖書、期刊、學位、論文等學術、教學、地方數字資源,並免費提供全文下載。利用鎮海教育信息網設立寧波數字圖書資源鏈接點,師生持證可通過借書證號登錄寧波數字圖書館進行網上閱覽、下載。

2 分館共享內容

本文所說的總/分館,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總/分館,人員和經費不歸總館統一管理、調配;隻是統一使用圖書館網絡管理平台,共享總館的服務器、技術和部分設備。分館學校的教師可持證在總館或分館借閱,學生卡則在分館使用。

2.1 共享圖書管理係統

要實現總/分館製,其首要條件是有統一的圖書館網絡管理平台。利用大學園區圖書館現有的“彙文”係統管理平台,通過增設客戶端,實現總/分館的管理平台統一。目前,鎮海區各中小學校已全部接入客戶端,新采購的文獻資料編目、分類、引標、加工後由總館負責校驗,合格通過後,數據供所有分館共享;同時通過圖書網絡管理平台,讀者可查找其所需的圖書出借或在館和其他分館藏書情況。

2.2 共享紙製文獻資源和數字圖書資源

鎮海區大學園區圖書調撥中心可免費到總館調撥3萬冊紙製文獻,而分館則可根據各自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到總館或圖書調撥中心調撥2000冊以內圖書供全校師生借閱,以形成一個多元化的館藏體係,滿足師生的閱讀需求。

數字圖書資源也是分館成員免費享受的文獻資源。在寧波市範圍內,憑分館的借書證均可免費查閱和下載,在文獻下載過程的所產生的費用均由總館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