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合唱鋼琴伴奏中的四對關係
藝術教育研究
作者:李娃佳
【摘要】 在有伴奏的合唱藝術中,鋼琴伴奏曆來被推崇為主流形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現實中卻時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由於對其中的幾對關係往往處理不當,導致效果不好,這在高職院校學生合唱團的實踐中顯得尤為突出。因此,要想充分發揮鋼琴伴奏的應有作用,必須處理好合唱鋼琴伴奏中的四對關係:個人演奏與團隊合作、台下排練與台上演出、藝術特長生與非藝術生、鋼琴伴奏與現場指揮等的關係,唯有如此,方能呈現精彩的合唱演出,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應用型藝術人才。
【關鍵詞】 高職藝術院校;學生合唱團;鋼琴伴奏;四對關係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在高職藝術院校學生有伴奏的合唱團中,鋼琴伴奏在其排練、視唱、正式演出的整個過程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起著和聲襯托、複調性副旋律對比、並置性主題對比、前奏間奏尾奏的陳述甚至是主題旋律的陳述等多重作用。[1]9-21鋼琴伴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場合唱演出的成敗,甚至整個合唱團建設的成敗。如何針對高職藝術院校學生合唱團的特點,厘清並正確處理鋼琴伴奏過程中的四對基本關係,充分發揮鋼琴伴奏的正向作用,成為鋼琴教師麵臨的重要課題。
一、個人演奏與團體合作的關係
藝術是一種展現個性獨特魅力的文化樣態,在藝術展現過程中,充分顯示個性特色,本來無可厚非,然而,在團體性藝術活動中,注重個性與整體性的協調,是更為重要的藝術原則,需要兼而有之,不可偏廢其一。
(一)個人演奏的作用
個人演奏特色明顯,彰顯個人特色,可以使合唱作品與眾不同、富有新意,容易受到關注和歡迎,在競賽型合唱活動中具有較大的優勢。如果不注重個人演奏特色,整個團隊將顯得死氣沉沉、缺乏靈動和活力。但是,假使過分突出個人作用,則會顯得十分突兀、節奏混亂,缺乏立體美感和多元特色。
(二)團體合作的作用
團體合作是合唱藝術最基礎的要求,合唱的本質就在於琴聲與人聲、人聲與人聲的和諧共鳴,團體合作融洽,各聲部此起彼伏,可以給聽眾愉悅的音樂享受,會使整個演出效果顯得順暢、和諧。倘若輕視團體合作的價值,必定會使整個作品看上去像是一群演員在為一個鋼琴家伴唱,而不再像是一個純粹的合唱作品,失去了合唱的綜合藝術效果和獨特藝術魅力。但是,過分強調團隊合作效果,不讓個性特色得以顯現,無疑是在重複地機械性地進行演出,沒有絲毫生機活力。
(三)正確處理個人演奏與團體合作的關係
總而言之,個人演奏與團體合作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可以視作紅花與綠葉的關係:合唱團是一棵藝術之樹,總體上的團隊合作是滿樹綠葉,能給人以清新之感;而個性演奏便是亮眼的紅花,讓人耳目一新。二者互相依靠,不可偏廢。
在高職藝術院校學生合唱團的現實實踐中,由於每個成員都具有較為紮實的音樂素養功底,無論是處於演唱者的角色還是鋼琴伴奏的角色,都希望充分發揮自己角色的作用,突出自己的地位。並且,在學院派藝術風格的廣受詬病狀態下,很多合唱團都希望張揚個性、凸顯創新,探索不同的表演風格。因此,個人特色日益被重視起來,有些甚至為藝術基本功極強的成員量身打造合唱作品,以充分發揮其特色和優勢,從而讓整個合唱團在眾多團體中脫穎而出。尤其是在一些情況下,由於合唱作品的創作和指揮者都是教師,鋼琴伴奏的角色一般也是由教師擔任,其獨奏的技術又很過硬,這種情況下,出於對自身的了解,教師們會不經意將個人的演奏風格淩駕於整個合唱團之上,很想突出自己的個性,圍繞自己的演奏經驗創設情境和節奏,彈奏的響度過高,甚至超過了人聲,從而影響了合唱團的總體效果。伴奏者喜歡突出自己的演奏往往是因為沒有注意到,鋼琴伴奏的角色定位是發揮“烘托、推動、映襯”的功能,而不是純粹的個人表演。這種強調個人演奏作用的傾向,會相對削弱團體合作的狀態,具有較為顯著的危害:整個合唱團過於依賴鋼琴伴奏的主導,缺乏自身角色的個性顯現,造成不同時段和場次的排練演出,效果大相徑庭,有時會出現因鋼琴伴奏即興演奏而致使總體節奏被打亂,一些聲部的學生無法迅速進入角色。[2]150-165
因此,要辯證對待二者關係:首先,應當做到二者兼顧,既要充分認識鋼琴伴奏者的基礎地位,充分發揮其功能,合唱團在鋼琴伴奏的帶動下,形成極具個性化特色的演出風格,增強合唱團和合唱作品的辨識度;又要充分尊重團體合作,每個人都要將自己定位成整體的構成元素,而非讓整體為自己服務,要盡量克製自己的表演欲,要與其他成員保持步調一致的協調性。其次,應當更加突出團體合作,鋼琴伴奏要更多地擔當“綠葉”的角色,在前奏、間奏、尾聲等環節,都要注意聲高的調控,充分保持協調性,[3]60-82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總之,不能影響合唱團的總體風格,要把握好整體性,要與現場指揮密切配合,共同引導合唱團整個演出過程的走向。
二、台下排練與台上演出的關係
合唱是一門需要台下反複排練的綜合藝術,需要磨合指揮、鋼琴伴奏、各聲部演唱者之間的關係,達成最優表演效果。然而,由於合唱團的成員都會受到現場環境和個人情緒的影響,不同場次的表演效果便會不同,尤其是在競賽性、展示性舞台演出中,更加會產生與日常排練不同的效果。
(一)台下排練對鋼琴伴奏的要求
台下排練,包含正式演出前的整個籌備過程,是正式演出的基礎,排練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正式演出的效果。排練基本上是團體內部的磨合演練,總體上具有自由的特點,包括鋼琴伴奏和演唱者都比較自由,對服裝、隊形、動作、神態的要求都不夠嚴格,主要注重聲音的效果。在排練階段,由於指揮不可能場場都到,鋼琴伴奏此時兼具了指揮的功能,因此,要求在排練時增強鋼琴彈奏的音高,用明確的鋼琴聲調和旋律,來指引演唱的節奏和聲調高低。由於排練的非正式性,在鋼琴的選擇上一般是教學類的鋼琴,調音師的正常調音無法確保,包括材質、型號的不同,與現場主辦單位準備的鋼琴必定產生音色反差,因此,要求鋼琴伴奏在排練時要反複變換鋼琴,或者調整音階,使演唱者感受在不同鋼琴演奏下保持不變的是旋律,以保證在正式演出時不會產生不必要的適應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