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弦外之意(1 / 2)

思緒急轉,淩寶兒又為如何解救白寂苦思良策,當初被師父帶入劍宗的時候,她就聽說了劍師堂,其中的罪獄與戒獄更是如雷貫耳。

據悉即使化虛境強者,也不一定有十足的把握能突破罪獄,更遑論救出人來,淩寶兒自忖也沒有那個能耐可以劫獄。

至於昨日她在大庭廣眾之下對猖魔垂淚的事情,現已經傳遍了劍宗,甚至秘劍閣的長老都略有耳聞,昨夜拜師的時候,師父曾就此點了一下,明確提醒她不要幹出越界的事情來。

淩寶兒救人心切,卻也沒有到昏頭昏腦的地步,一番思量過後,她毫不猶豫就否決了劫獄的念頭,轉而思索其他的法子。

今日清晨時分,劍師堂傳出了消息,由劍宗出麵邀請天下正道,五日之後公決猖魔,也就是說解救白寂的時限為五日,著實緊促的很。

絞盡腦汁想來想去,淩寶兒覺得唯一的機會隻有在白寂出獄的一段時間,但是猖魔茲事體大,出獄的時候周圍定然戒備森嚴,要想解救也不容易。

但淩寶兒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脫身的機會哪怕隻有一線,她也要盡全力一試,生死成功暫擱一邊不作多念。

在心裏擬定了大致的方針,接下來就是救人的具體細節了,想到其中的艱難與風險,淩寶兒又不由自主的攥緊了雙拳。

……

人界之中,近九成以上的人族都聚集在三洲上,至於三洲以外皆是廣闊無邊的汪洋,曆史上倒有不少人曾放舟海外,希冀發現一塊新的陸地,然而渡海而去的人中,大部分人都是一去無返,少數一批人即使回來,也是毫無所獲。

多少年風風雨雨的過去,無人得知人界到底有多大,即使是三洲之內的土地,也還有許多地方尚處洪荒,正等待著陌生人去探索開拓。

三洲之間同樣存著一片汪洋,眾人因其浩瀚廣大取名瀚海,這片海域雖夾在三洲之間,但實質上幅擴比三洲加起來還要大,要想橫渡同樣萬分艱難,往昔歲月中,也隻有那神通廣大的修道者才有幸領略瀚海之上的風光。

也許正因為瀚海避遠離塵世的特點,反倒成了修道者避世修煉的絕佳去處,在汪洋深處,不乏一些有山有水的島嶼,往來修道者發現之後,若有興致便會就地開山鑿洞,久而久之就容易開一脈宗派。

當然來瀚海開宗建派的修道者不乏匿跡,但真正經得起歲月考驗,而能傳習至今的宗派仍是少數,這其中固然有後繼乏人等因素存在,不過更多的原因還是由瀚海惡劣的環境造成的。

淼淼汪洋上,不僅有雄渾起伏的萬頃波瀾,以及難以預料的惡劣天象,最可怕的還是深藏在海水之下的凶獸妖怪,這些妖獸實力若小者可吞噬海舟,強者則可興風作浪,擔山填海,更有那極強的妖獸之王,連化虛境強者都不敢正麵以迎其鋒。

常言道富貴險中求,瀚海有因凶密布,恰恰又成了修道者的獵奇尋珍之地,往來不知天地幾載,投入瀚海的修道者數不勝數,為此身死道消者難以尋計,但九死一生得寶者則道行大漲,故而時至今日,仍有無數的修道者以及修道門派投身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