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無寺開派祖師駐錫之地名為耀光山,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崖,經過曆代弟子門人增闕補益,到現在已是極為宏大的的一片建築。
眾峰中央,一座巍峨莊嚴的山峰危然聳立,山頂是一座高大百丈的巨佛,寶相莊嚴,雙手合十結印,以一副憐憫之態俯瞰眾生。
就在佛像的腳下,並列三座大殿,格局建造嚴謹,赤色琉璃飛簷,金柱玉梁,端的是恢弘大氣,世所罕見。
當中那座最寬闊的大殿門楣上,懸掛著一麵橫匾,上書三個鬥大的篆字——大定殿,平日裏此處熏香嫋嫋,透著一股安祥平和的氣息,今日絕然不同,無論是殿外還是殿內,充斥的都是一股肅穆的氛圍。
腳步匆匆,兩位頭皮光亮的僧人走進殿內,莊嚴的佛像之下,已有數十位長老模樣的僧人在討論。
“稟告掌門,山下聚眾已有十餘萬,不少魔頭按耐不住,開始向我本無寺挑釁了”,進來的僧人急聲道。
眾人聞言,麵色齊齊一緊,俱把目光投向當中的一位白須僧人,但見這老僧瘦如枯藤,頜下長須及胸,眉毛也是留的極長,一直拖到兩頰上,不過精氣神倒是好得很,雙目隱含精光,有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白須老僧微微含胸,手中盤著一串烏黑的掛珠,吐字清朗有聲:“召集內外堂弟子,以及各峰長老,依從執事長老調度,列陣於山門之前,有膽敢犯雷池一步者……格殺勿論!”
本無寺立足於朔洲上也有數萬載了,起於襤褸之時,也避免不了腥風血雨,各種大大小小的災難劫禍曆經無數,可以說走到今日,絕不是念念經禮禮佛就成的。
本無寺向來持戒甚嚴,平日絕不妄殺一條生靈,可這並不代表他們軟弱可欺,若有明目張膽挑釁者,他們殺伐起來也絕不含糊。
菩薩也有金剛之怒,掌門毫不猶豫就下了令,長老們對“殺”字並不感到反感,個個神情堅毅,一旦山門告急,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放下身段,衝入漫天血腥中。
隻是回頭一想,他們又不禁揪起了心,十萬魔孽兵臨城下,後麵還有源源不斷的魔道嗅味而來,饒是本無寺底蘊深厚,這麼大的陣仗也不得不掂量一下,一旦戰鬥打起,宗門能否堅持得住,又能堅持多久?
這是全宗上下為之憂慮的事情,不過聊以慰藉的是,本無寺已向朔洲全境發了誅魔帖,廣邀各路正道勢力前來,共襄誅魔大業。
殿中一部分長老退了出去,協同弟子趕往山門,所有的人還未到齊,突地一聲驚天動地的動靜傳來,拱衛本無寺的門戶——玉屏峰前跟著殺聲轟起,遠遠望見無數人影衝天而起,各色法寶流光飛舞,魔道終於還是按耐不住了。
……
朔洲中域,六合府。
藍天白雲一如往昔,時辰到了正午,突然護山大陣外一道身形匆匆而進,徑直馳向太虛峰上的上乾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