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而逝,不知不覺已到秋季,一年一度的秋獵又到了。每年這時候,皇帝都會帶上了文武大臣,皇親國戚,太監宮女侍衛等人,浩浩蕩蕩的去京郊獵場射獵。
秋高氣爽,長空萬裏,正是狩獵的好時節。李洪義等武將們各個摩拳擦掌,想要爭個高下,幾日下來,大夥都收獲頗豐。然而對於邵安這類文臣,哪有武將那麼旺盛的體力,要麼陪伴聖駕,要麼幾個人聚在一起,騎馬散心。
前兩天時,皇帝還一身戎裝,上馬射獵。後來到底身子骨不如年輕時了,隻得坐在看台上,欣賞年輕一輩的兒郎們的馬上風姿。
第三日狩獵,皇帝為鼓舞士氣,對諸位文武大臣、皇親貴胄們講話道:“今日狩獵,朕就不下場了。爾等盡可放開手腳,一展我天朝威儀。今日狩獵最多者,朕重重有賞。”
“謝聖上!”武將們一個個都躍躍欲試,立刻飛身上馬,不一會兒就四下散開,尋找獵物去了。
皇帝看了許久,見武將們都已跑遠,不知去向了,於是便對陪伴在側的邵安說道:“邵安啊,你馬術功夫向來不錯,朕記得,還是他當年教你的呢。你年輕氣盛,陪朕幹坐多無聊,還不如下場跑跑馬。”
“聖上謬讚,臣許久未練習騎射,早已生疏了。”
“是嗎?”皇帝目視前方,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從潁州到長安,那麼遠的距離,你幾天就跑下來了。生疏二字,從何談起?”
“……”邵安啞然,封駁事後,皇帝果然徹查了此事。消息從何處泄漏,何人向邵安報信,恐怕皇帝早已心知肚明了。
然而皇帝隱忍不發,並沒有處置張三和徐七。如今乍然提起,卻不知意欲何為。
邵安不明所以,隻得順著皇帝的話說道:“那臣獻醜了。”
邵安下場後,自然不會真的去射獵,隻是騎著馬四處亂轉。他一直躲著那些猛獸走,不知不覺越跑越偏,來到了圍場邊緣一處小樹林裏。
見四處無人,灌木茂密,邵安下馬,自己找了個背風的地方大樹下,閉目養神。
不知過了多久,邵安突然聽到有一陣馬蹄聲傳來,他心下略有不安,趕忙起身觀望,卻看到叢林中有一人走來,銀色盔甲熠熠生輝,再一細看,那人居然是李洪義。
哥哥?他不去狩獵,來這裏幹什麼?邵安心中起疑,急忙屏住呼吸,把自己隱藏在大樹後,悄悄觀察。
“西南角,就是這裏吧。”作為路癡,李洪義找了半天,才找到這處小樹林,他四下看了看,心道哪裏有什麼木盒子?
“難道,是埋在地下?”李洪義自言自語道,說罷正準備擼袖子挖地三尺呢,突然有什麼東西飛來,李洪義耳力超群,聽後邊風聲陡異,突然轉身,卻發現原來是從天而降的一顆小果子,正落到他身後的那棵樹下。
樹葉颯颯舞動,搖曳不止。李洪義走到果子落下的那棵樹下,一抬頭,便發現有盒子在那樹上。
“是誰,有人嗎?為何不現身?你說你知道邵安的秘密,到底是什麼?”李洪義仔細聽周圍動靜,卻隻聽到了風聲,看來要麼是那人善於隱匿蹤跡,要麼是他多疑,此處並沒有人。
秘密?邵安本來想出麵,聽到李洪義的喊話後,卻又蹲了回去。他倒要聽聽,是什麼秘密。邵安知道哥哥聽覺靈敏,故而趕緊用手掩住口鼻,不敢呼吸。而且他剛剛看清了那個果子不是從樹上掉下的,而是從在他的右前方拋出,正巧落入哥哥的身後。
難道有人想告訴李洪義真相?邵安不由的盯著右前方,心道不知那人到底是敵是友。
李洪義問了一句,見無動靜。他急著想看答案,便不在顧其他了,施展輕功,飛身上樹取到盒子。他打開盒子,看到裏麵有一張紙條,上書:李洪輝非爾親弟。
李洪輝不是我的弟弟?李洪義大驚,手中盒子砰然落地。李洪輝居然不是他的親弟,這怎麼可能,這絕不可能!
趙六趴在灌木叢中等待良久,等的就是這一刻,他緩緩直起上身,搭箭拉弓,對準了李洪義的後背——
電光火石之間,邵安正巧看到了這一幕,他突然站起身,衝哥哥大喊一聲:“李洪義!”
趙六大驚,沒想到邵安居然也在這裏,並且還看到了自己的正臉。射殺李洪義已然失敗,於是他果斷調轉箭頭,毫不猶豫的放箭,正中邵安胸前。
“誰?”李洪義回身,便見邵安應聲倒下,而遠處有人影閃過,向南逃竄。
李洪義想要追,卻見邵安中箭倒地,流血不止。他三步並兩步匆忙跑過去,小心的扶起邵安,急切呼喚道:“邵相,邵安?”
邵安痛的兩眼一黑,已經說不出話了。他感受到溫熱的血從自己體內涓涓流出,渾身上下變得冰冷。突然,有人抱起他,一聲聲呼喚,那聲音,那麼的溫暖,那麼的熟悉……
是哥哥?邵安費力的睜開眼睛,果然見到了李洪義。此刻李洪義正輕輕的拉開他的衣襟,但卻發現箭深入骨,不敢擅自拔劍,隻好掐斷箭竿,草草為邵安包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