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奇策頻獻幹戈複起,密信迭傳上謀攻心(2 / 2)

李洪輝安慰道:“窮寇莫追,要是抓了他,反而會掀起西甌民族仇恨,對我朝未必是幸事。”

徐磊點頭,忽而問道,“剛剛那是什麼陣?”

“我自創的陣法——長龍化雨陣。”

“你哪來的時間排練新陣?”徐磊質疑道。

“很簡單的,是一字長蛇陣的變形。隻要掌握其中一點變動,其餘的和原陣形並無兩樣。”

“你真厲害。”徐磊拍一拍李洪輝的肩膀,心道這家夥居然深藏不露,如此聰慧,真的和李洪義是一個娘親生的嗎?

※※※※※

此戰殲敵五萬餘,俘虜三千,給西甌以沉重打擊,乃我朝前所未有之大勝。捷報傳至京城,舉國歡騰。皇帝聞之,龍顏大悅,下詔犒賞三軍,宣高巍班師回朝。

泰安九年,十一月廿六,皇帝率領文武百官,於永德門外親迎。邵安陪伴聖駕,立於城樓,翹首以盼。

正午時分,鼓號齊響,遠遠望見三千黑甲鐵騎,在高巍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向城門這邊而來。邵安在皇帝身後筆直而立,細數將士三千騎。然而在那麼多人中,邵安還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哥哥的身影。恰巧此時,李洪義也抬首望向城樓。二人目光不經意間相碰,他與他,城上城下,隔著層層疊疊的人群,遙首相望。

不僅是邵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齊在了主帥身旁的那位年輕的將軍身上。隻見那名將領一襲墨黑鐵甲,躍馬揚鞭,提韁前行;顧盼之間,神采飛揚,意氣風發。

經此一役,我朝一雪前恥,李洪義也因此威震天下。無論平民還是貴胄,都對這位千裏奇襲,掃蕩草原的將軍產生了強烈的崇拜之情。

皇帝觀旌旗漸近,高巍已臨城下,便動身下樓。邵安見聖上起駕,也緊隨其後。高巍見聖駕親臨,激動不已,下令全軍下馬跪拜。

皇帝見狀,麵露笑容,親扶高巍起來,說了句:“諸位將士,辛苦了。”

高巍謙辭:“臣不敢居功,此戰全賴李將軍膽略兼人,孤軍深入,得以重創敵軍。”

皇帝偏頭看看李洪義,心頭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感動。那感覺就像是看自家孩子終於功成名就,無比欣慰,無比自得。

按照祖製朝綱,大軍歸來,先郊迎、再告太廟太社、後獻俘。郊迎結束,皇帝起駕奠告天地祖先,隨後於午門行獻俘禮。

為彰顯天朝仁慈,皇帝下令大赦俘虜。侍臣傳旨,宣布開釋。被俘者在禮部官員的指示下,三呼萬歲,拜謝皇恩。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隨後領著邵安與李洪義,在眾臣的簇擁下登上城樓,俯瞰江山。絢麗的陽光灑在紫禁城的每一處角落,映照出點點金光。宛若瓊樓玉宇,華美不可方物。

再遠處,長安城中騰起嫋嫋輕煙,透過煙柱往北看去,是茫茫的平原……他的目光仿佛已經越過了上萬裏,一直去向天涯海角,將整片江山盡收眼底。

然而邵安的天地,並非是這九州天下。他微微偏頭,含笑看向站在身側的李洪義。隻見他的盔甲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沐浴著萬丈榮光。

忽然,皇帝回首叫李洪義上前,越過高巍,並立君側,共賞萬裏河山。此刻,城樓下千百士兵齊聲呐喊:“萬歲萬歲萬萬歲!”呼聲震天撼地,響徹長安內外。

然而沒有人會指責這位年輕將軍的輕率僭越,畢竟誰都看得出,李洪義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

①出自:《史記·殷本紀》。指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麵。比喻采取寬大態度,給人一條出路。

****************************************************

蠢作者今天才知道,原來17k的鮮花是免費道具的。每日零點都會刷新,不累計。感覺我浪費了好多鮮花啊啊啊::>_<::

ps:既然是免費的,那我就不客氣的求各位讀者多多送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