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薦·碟訊
生活百味
《中國2013:關鍵問題》/吳敬璉 許小年 於建嶸 胡舒立
2013年,中國經濟必將麵臨重大調整,公眾有理由期待,麵對新形勢新問題,新領導班子將會銳意改革。因應著中國的複雜情況,本書並沒有急於給出結論,而著意於擺事實、講道理,極少空洞的宏大敘事。雖然對國情、改革和“中國模式”等問題有基本的價值判斷,但是這本書仍舊保持了開放的態度。值得一提的是,吳敬璉、陳誌武和許小年等作者,皆是一時之選,進一步保證了文章的品質與權威性。這些一流的、最有話語權的學者,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做出了判斷和預測,覆蓋經濟整體、國民收入、司法改革、土地流轉、稅收體製等關係國計民生和每一個人命運的重大命題。其中,有憂思,有警告,有期待——麵對當下新的政治周期和經濟周期,我們也應該有所期待。
《帶燈》/賈平凹
把視角瞄準中國的基層,關注的是一群基數龐大卻輕易就被人忽略的角色。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帶燈”的女鄉鎮幹部,她是鎮綜合治理辦公室的主任,主要負責處理鄉村所有的糾紛和上訪事件,每天麵對的都是農民的雞毛蒜皮和糾纏麻煩。農村的瑣事讓人心煩又讓人同情,帶燈在矛盾中完成著自己鄉鎮幹部的職責,她既不願意傷害百姓,又要維持基層社會的穩定。帶燈在現實中無處可逃的時候,把精神理想寄托放在了遠方的情感想象之中,遠方的鄉人元天亮成了她在濁世中的精神寄托。小說從一個女鄉鎮幹部的視角透視當下的中國社會,通過她的工作展現當前的基層中國現實,通過她與遠方人的通信展示基層幹部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時代正在改變》/張鐵誌
無論如何,走過1968年,走過1989年,走過2011年,從埃及到華爾街的抗議,人們還在繼續尋求那個想象的烏托邦……沒有人有烏托邦的答案。重要的是,對於這些問題,對於這場變革的方向以及明天的具體樣貌,每一個人都將是關鍵的參與者,都會是時代的改變者。
在本書中,來自台灣的多麵手評論家張鐵誌,以一貫睿智理性的批判筆調,挑戰既成的政治、商業與文化權力,強調個人抗爭和參與對時代改變的作用與意義。本書包含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台灣民主化曆程及其當代問題的回顧與評論,尤其關注台灣公民社會成長的曲折與艱難,以參與者與研究者的視角厘清大陸對台灣轉型的部分誤讀;第二部分將視野推向世界,既反思民主與市場的政治經濟結構,也關注反叛文化與社會運動的結合,無處不在探問時代正怎樣改變,以及我們如何可以改變這個時代。
《愛》/奧地利
喬治和安妮是一對年逾八十的老夫婦,他們氣質儒雅,是退休的音樂教師,兩人育有一女,住在國外,同樣也是一名音樂家。故事開始自安妮突然中風,留下了偏癱的後遺症,針對這對老夫妻愛情之路之考驗就此開始。
當然,《愛》仍然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相愛的兩個人是彼此的全部,也擴大了“愛”的定義,有一部分是人們不願麵對的,那就是愛中的苦澀和隱忍。當安妮拿起相冊回憶過去時輕吟,“這是美好的一生,其實那就是愛。”
本片除了在戛納電影節上大放異彩外,幾乎在所有歐洲影展上所向披靡,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影帝影後一係列大獎,諸多影評人都把這部沒有任何大場麵的電影稱為年度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