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後的日子自然是一日暖過一日。自那一場春雨過後,離城的天空都好似明亮了許多,不再是秋冬季節那暗淡昏黃的模樣。再被暖陽一照,不幾日便是一副春意盎然,遍地花開的情景。
在這樣的日子裏,人們那被冬雪凍的有些疲懶身子骨也似是被激發了無盡的生機,顯得鮮活了不少。再加上這數日裏湧進離城的無數江湖人士,更為這座西南大城增添了不少人氣,因此原本因為隆冬而有些倦怠的離城在開春後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麵的繁榮景象。
離城地處西南,四麵環山,在山川環繞的丘陵山地孑然而立,嚴格來說,這裏已不屬中原範疇。遠在大滄皇朝建立之前,實屬蠻夷之地,曆代皇朝皆是不願勞師動眾來攻伐這樣一處實在沒多少價值的地域。直到崇帝劉向繼位,經過前幾任帝王的勵精圖治,大滄已是政治清明,經貿繁榮,朝野上下皆是一派祥和安順之態。江湖也大多偃旗息鼓,不願觸朝廷的眉頭。
然而這個滄崇大帝卻天生不是個安分的主兒,生不逢時的降生在這太平盛世之中,時常聽聞國士先生之流講述昔年先祖如何連綿征戰,當今盛世如何得之不易,江湖俠士如何快意恩仇,各派宗師如何武定乾坤……當真是羨煞這位錦衣玉食的年輕帝王。
隻能歎息奈何生不逢時,空有雄才大略卻再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抱負,一腔熱血無處灑,雖坐擁江山卻日日悶悶不樂,對政事也大多草草批閱,不做過多理睬。
這般模樣自然是急煞了那些憂國憂民的朝廷大臣,一個個焦頭爛額的想著法子來取悅這位帝王。什麼奇珍異寶,才子佳人都跟不要錢似的往皇宮裏推。崇帝雖說尚武,年僅二八功力便已臻至大乘,即便在江湖也算得一流高手之流。但卻也算得是個明君,見著各路大臣一邊心裏默念著懺悔經一邊仍舊不遺餘力的送來各種稀奇古怪的事物,心裏也是十分過意不去,因此處理政事上也到底是多了幾分心思,雖然跟前幾任帝王比起來仍是有點乏善可陳卻也挑不出多少毛病來。
索性當時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隻要不出什麼大的紕漏,一些小問題滿朝文武自然便能夠輕易解決。
但興趣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逼迫可以強加的,況且普天之下誰人敢來逼迫帝王做他不想做的事情?因此大臣們也個個精的跟猴似的,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見好就收。可問題在於這終究隻是治標不治本,因此私下裏大家還是經常聚在一起商討商討怎麼治好皇帝陛下這個“病”。
沒想到久而久之,居然還真被他們給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這個辦法率先由當時的兵部尚書李玉川想到,一經提出頓時便得到文武百官的一致認同,最後聯名推薦位居太宰的三朝元老楊雲蹤上表天聽,建議成立一處完全有朝廷掌控的江湖勢力,以便監察百官,專辦江湖案件。
要知道朝廷最忌諱的便是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大滄雖說政治清明,但偌大的天下總是會有不少腦熱的痞匪之徒,尋常大案自然有朝廷督辦,但廟堂與江湖體係不同,你若要文官來辦江湖事,自然是大大的不妥,江湖事自然由江湖來解決,這也是自古以來不成文的規矩。
因此崇帝一聽這個提議當即心中大喜,迫不及待的傳召文武百官商議。最終曆時半個月才最終確定成立一名為“玄機營”的朝廷組織,打著朝廷的旗號專辦江湖事。
久而久之,玄機營日漸壯大,管理江湖的案件也越來越多,收納的江湖人士也越來越齊備,不過三年竟是隱隱有一流勢力的水準,在江湖中也有了不小的影響。江湖勢力雖然都覺得朝廷這番作為實在過於逾越,但迫於朝廷的強勢也沒有誰不開眼出來挑事,否則被扣一個謀反的帽子,那可是誰都擔待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