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緣起】
日前,據網易調查顯示,超過80%以上的年輕家長因感到撫養孩子的經濟壓力太大,而推遲婚育年齡。在20年前,我國育齡女性推遲婚育年齡者不到5%,而如今全國許多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地已經達到了極低生育率。零點研究谘詢集團就“生育意願”主題對20個城市的2312名20~65歲的居民調查結果顯示:如果沒有生育政策的限製,那麼41.6%的人願意生2個孩子,中西部及南方城市受訪者更希望生第二個孩子。
低生育率現象已經引起了學者和社會的關注,甚至引發是否放開生二胎政策以改善這一現狀的激烈爭論。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曾經撰文提出,我國在人口問題方麵出現新挑戰的首要問題就是加速的“少子化”,即女性總和生育率(指假設女性按照某一年的年齡組別生育率度過育齡期,平均每個女性在育齡期生育的孩子)的過快下降,低於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人口學家通常以生育2.1個孩子的生育率作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標準,分別把低於1.5、低於1.3的生育率稱為“很低生育率”和“極低生育率”)。那麼,女性在生育前後有著怎樣的多味心事?女性推遲婚育最佳時機對個人、家庭乃至社會、國家帶來怎麼樣的影響?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一現象發生,又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本期話題我們共同關注——
【多味心事】
養兒雖難,但孩子就是我的世界
口述/(河北)陳明心整理/閆榮霞
今年3月中旬,逛超市時,我看見一對小夫妻推著嬰兒車對著一桶桶洋奶粉小聲哀歎:“又漲價了!寶寶,爸爸媽媽快養不起你了!”
我同情地目送著他們離開超市。現在的小寶寶,喝著美國奶粉、喂著新西蘭牛初乳、吃著荷蘭曲奇餅、嚐著日本壽絲……掐指一算,生孩子不算難,養孩子才是真難。
我記得,兒子出生剛18天,醫生給他喂藥過量,以致他昏睡不醒。我守在他的身邊,兩天兩夜目不交睫。他沒滿月我就要參加職稱考試,偏偏前一夜兒子搗蛋,我哄睡他時將近黎明。第二天早上,我拖著酸痛的腿去考試,腰也疼,腿也疼。唉,我現在的腰病就是從那時候生根發芽的。
終於盼到他上幼兒園了,因為老師冷落虐待,他得了兒童抑鬱症。兒子不敢吃飯,不敢睡覺,不敢喝水,哭著睡去,哭著醒來。一個月來,我靠在床頭,攬他入睡。每次一想到這些我就流淚:沒照顧好你,寶貝,媽媽有罪。
上了小學,兒子看見同學的文具盒漂亮,就拿了人家的文具盒,結果被老師罰站。他回家後,我怒火焚心,拎起一根雞毛撣子狠狠抽在他的小屁股上。兒子像被踩住尾巴的蛇,小身子猛一蜷縮:“媽呀!”半夜裏,兒子抽噎著睡著了。我舉燈照見兒子被我抽出印子的小屁股,輕輕摸一摸,他夢裏也動一動。我的淚嘩嘩就下來了,坐在床邊痛哭不止。
兒子有段時間高燒不退,老公坐在客廳,給他測體溫。我眼看兒子偷偷地溜進廚房,倒一小杯熱水晾一晾,然後把體溫計伸進水碗,拿起來看看,再伸一下,然後再看看。老公往裏一走,兒子趕忙把表往腋下一夾。我抓了他的現形,剛開始兒子還“肉爛嘴不爛”,半個小時後繃不住勁,向我“部分”地承認錯誤:“我之所以不承認,是害怕你們不再信任我;我之所以撒謊,是因為我隻有在生病時才能得到你們的關心!”
兒子讀初中一年級時的一個冬天,氣溫降到零下10多度,他的小臉蛋被凍得紅裏透青,愣是堅持不穿毛衣和羽絨服。兒子要風度不要溫度,我頭疼……
兒子讀初二了,這是很關鍵的一年。但是,他盯牢電視看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討論明星軼事,成績一落千丈……
今年大年二十九,兒子和他爸爸吵架,然後賭氣離家出走。找到他以後,我心肝脾肺腎無一處不疼……
我真願意好好疼他,寵他,縱容他。可是我又不敢,怕慣得狠了,他不成器;可是我逼他讀書、學英語,管嚴了又怕剝奪了他的歡欣。每每躺在暗夜裏,我想著還不如不生他,不生他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擔心和焦慮,不用怕這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陷阱要把我的寶貝吞而噬之。不過,他來了,他便是我的兒子,一生一世。
真想給女兒生個伴……
口述/(山東)鳳 鳴整理/張燕梅
15年前,我的女兒出生了。那時,我和丈夫雖然結婚時間不長,經濟能力也有限,可是雙方家庭還算比較殷實。我們的戶口在農村,符合計劃生育政策,可以生第二胎。我們在外打工,收入也還好,看到城裏人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我們就下決心,不再生第二個孩子!我們不僅要給女兒富足的生活,更要給她最好的教育。
我女兒還真是爭氣,從小學開始就表現不錯,成績在學校是前幾名,鋼琴也過了9級。對我們來說,買架鋼琴回來已經很不容易了,請老師就更難。我們就這樣培養著孩子,雖然艱難卻無比幸福。
從2005年開始,我婆婆病了,跑了很多醫院,多虧了婆婆兄弟姐妹多,大家有商有量,我們也沒感覺生活太難,反倒覺得大家的關係更近了。2008年,我爸爸又查出是淋巴癌。我爸爸沒有兄弟姐妹,媽媽心髒不好,我至今沒敢跟她說實話,能跟我說話的也隻有丈夫。我和丈夫不僅輪流著跑醫院,還要照顧媽媽和女兒。站在醫院的手術室外,我真是想哭都哭不出來,那種孤獨、無助的感覺,真讓我快瘋掉了,腦袋裏總是一片的空白。
因為照顧爸爸,我和丈夫的工作都受到了影響。好在我爸爸的病發現得早,醫生說手術很成功。可是,爸爸出院後的生活更是艱難。我爸就我一個女兒,經濟上要我幫忙,生活上要我照顧。我要去掙錢就沒時間照顧他和媽媽,在家照顧他們就沒錢花,就算我和丈夫全心全意地去掙錢,把家打理好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