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作者:
以前張鴻成被人們冠之以“音像王國的領頭羊”、“最後的音像大佬”,而如今張鴻成的事業版圖早已突破了音像領域,僅僅做一個“娛樂王國的國王”似乎已經不能滿足他現在的誌向。堅持傳統與勇於創新,在張鴻成眼中並不是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內容和渠道始終是他和FAB精彩集團(以下簡稱FAB)矢誌不渝的奮鬥目標。
責任:我為正版“狂”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成立鴻翔文化有限公司到1999年成立FAB,再到今天事業版圖擴展到5C數字終端機、5C數字終端店,介入互聯網數字文化領域,成立數字文化產業創新基地,這二十多年的發展之路,張鴻成始終緊跟時代的發展,技術的變革,不斷調整FAB的戰略方向,在他的腦海中早已為FAB勾勒出了一幅壯闊的版圖。但無論FAB的發展方向怎麼變化,有一個原則是他堅守了二十多年不變的,這就是“正版”。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盜版猖獗的時候,張鴻成像一個“瘋子”一樣堅守著正版的底線,最終事實證明,在度過了一個個難關之後,他終究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在盜版還未大肆泛濫的九十年代初,張鴻成的事業起步順利,發展平穩,到了1997、1998年盜版猖獗的時候,張鴻成也遇到了困難,在與盜版做鬥爭的過程中,他看清未來公司發展的方向,這也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FAB。
“隻要是有利可圖的領域,就很難阻止違法亂紀的出現,音像文化產品領域巨大的利益空間,也催生了‘盜版’”,張鴻成說,“抵製盜版將是FAB今後始終堅持的,這也是我們成立‘抵製盜版聯合體’的初衷”。2010年由FAB發起成立的“抵製盜版聯合體”是一個純公益性質的民間機構,大部分的資金由FAB出資,機構發起了一係列的抵製盜版行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三五年的堅持也許容易,二十多年的堅守就不是一兩句話能夠概括的。對這二十多年堅持正版的道路,張鴻成說的輕描淡寫,在他看來似乎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但在談到消除盜版的問題上時,張鴻成沒有一絲懈怠,對於他來說這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事情。
“物質水平決定文化消費水平,隻有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會在文化消費方麵加大支出,但這隻是一方麵,更為重要的是樹立人們的正版意識,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張鴻成說,“當然,降低正版的費用在這其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傳統音像領域的盜版還沒有打擊完,互聯網領域又出現了新的網絡版權問題”,張鴻成笑著說,“看來抵製盜版的道路上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難題”。而目前FAB也已經介入了數字發行渠道,實現互聯網應用的落地。
創新:內容、渠道都是“王”
在概括FAB這麼多年的曆程時,張鴻成對記者說:這麼多年概括起來其實精彩集團就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內容版權的發行;另外就是渠道建設,也就是傳統音像文化產品的即有渠道和與互聯網結合的數字渠道;在這方麵我們已經研發了5C數字終端機和5C娛樂渠道,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互聯網落地,實現最快速、最便捷的傳播效率。
一直以來就有“內容為王”的說法,對此張鴻成也很讚同,在他看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產品層出不窮,但缺少精品,這不僅製約著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也阻礙了中國文化產業走出去的步伐。
於此同時,張鴻成又提出了一個新的看法,即“渠道為王”,這麼多年在文化領域的摸爬滾打,讓他練就了一雙火眼晶晶,在內容層出不窮,技術更新迅猛的時代,渠道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銷售。
從原來的黑膠膠片到磁帶、CD,再到現在的U盤等移動存儲設備,FAB見證了這一領域的發展,同時又不固步自封。在數字出版快速發展的時代,FAB建立了數字發行渠道。從互聯網建設、2007年的數字終端機,再到如今的5C娛樂渠道,張鴻成把傳統的音像店變成了一個5C數字終端機,方便用戶下載隨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