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麗人——劉泉義勾染的盛裝苗女圖像
作者:尚輝
劉泉義有著學院派中國化教育的紮實造型功底和全麵的畫學素養。他畢業創作的《苗女》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並在當年“第七屆全國美展”上一舉榮獲銅獎,這更堅定了他以後的創作道路。此後,他有關苗女的工筆人物畫一發而不可收,《祥雲》、《春雪》、《二月花》、《銀裝》、《滿樹繁華》、《苗女·山水間》以及《紅線》、《暮色》、《聞香》、《黑蝶》等一再閃現在各種全國性美展上。劉泉義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有創作活力的一位青年工筆畫家,他的名字也便和那種純樸清秀的盛裝苗族少女的形象聯係在一起。他的作品有一種曆史的追溯感和宏大的敘事力量,在那些華麗的民族服飾背後,他凸顯的中國一個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一幀以盛裝苗女為民族符號的民俗肖像。這種民俗肖像的刻畫,毫無疑問,都曾受到許多歐洲經典油畫的影響,對於像肖像油畫那樣的寫實形象的塑造,也無形地促進了他工筆重彩語言的新變。
劉泉義這一代人更注重日常生活真實感的表達,更注重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挖掘人性精神的流露。其作品基調平實、淡定和沉著。他描繪的人物形象以女性為主,大多疏離了人物之間以及人物動作的生活性描述,而追求人物與環境渲染的象征性,畫麵也由此透露出深沉雋永的意味。劉泉義在當代工筆人物畫上突破,在於他深化了工筆人物畫的寫實程度。應該說,劉泉義對於真實性的描繪,提高了當代工筆人物畫的寫實程度,疏離了20世紀80年代風行的矯飾性的甜俗意趣,他塑造的苗寨少女成為當代工筆人物畫少數民族形象的一種新樣式。
劉泉義的作品在深入工筆人物畫寫實程度的同時,始終注重在這種寫實的力度中投射出民族藝術精神,在他那工謹細微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也不乏灑脫的意筆和雋永的意味。他始終注重以虛寫實、以實寫虛和虛實互生的中國畫創作法則,在線條勾勒、設色暈染上都擁有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藝。為更充分地發揮中國畫的寫意精神,近些年來,他又將工筆重彩的苗女形象移用到工寫結合的水墨寫意中,力圖用水墨語言重現他對於寫實造型的追求。和他的工筆重彩在虛實對比中獲得一種審美的力量一樣,麵孔為實寫,服飾為虛寫。所不同者,在水墨寫意服飾的背後,體現的是筆寫意工,這和他的工筆重彩的筆工意寫成為一種對照和呼應。毫無疑問,水墨寫意的盛裝苗女,已成為他另一種民族肖像的詮釋。(作者為《美術》雜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