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小和尚(1 / 2)

“利欲熾然既是火坑,貪愛沉溺便是苦海;

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警覺船登彼岸…………”

如來佛祖講解這段經文的時候,小和尚葉華又溜了出去,他一聽經文就打瞌睡,所以溜課是經常的事。

當然,講解經文的菩薩也各有優點缺點,葉華也不是誰的課上都開溜。比如觀音老師,比較和藹,按慣例點了卯就不大管了,講解經文的時候你可以在下麵摳鼻孔,思緒可以到處神遊,隻要真身在就可以了,打瞌睡也可以,隻要不打呼嚕影響別人聽課;而彌勒佛開講壇的時候就經常妙語如珠,笑話一個接一個,象葉華這樣年紀的小和尚都喜歡聽。但是別的菩薩背後都說彌勒佛的講解跟他的肚子一樣大而空,沒有實質內容,隻會嘩眾取寵。如來佛祖就不同了,在天庭裏麵是個頂牛頂牛的人,名氣大地位高事務多,輕易沒時間開講,所以這一次講經,很多人一大早就去霸位子去了,葉華很是看不起他們,因為他自己聽不大明白,也認為別人是不專心悟道,隻不過衝如來佛祖的名氣去的。

小和尚葉華無父無母,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麽會一生下來就是個神仙。可笑人間還有許多人苦苦修煉為了做個神仙,殊不知天宮裏的神仙多如牛毛不說,單單如來啊八大金剛啊菩薩啊這些人,哪一個不是法力高深,長生不老的,況且誰也不會退休,想在悟道上高人一籌難的很。象葉華這樣的小神仙毛孩,誰也沒閑工夫注意他。

好處就是這裏的菩薩羅漢、天兵天將都是得道之士,都超脫了生死,跳出了三界,都不太看重出身,在他們眼裏,身體毛發,隻不過是個皮囊罷了,從哪裏來並不重要。因此沒有人輕視他、也沒有人笑話他是個孤兒。

這樣也好,小和尚葉華一直過的逍逍遙遙,無憂無慮。

小和尚有兩個好朋友-----金童和玉女。因為觀音阿姨來聽他師傅講經的時候,他們倆也常常溜出來。釋迦牟尼講經有個習慣,一般不講則已,但隻要講的興起,就幾日幾夜的不停下來,經常講的天花亂墜,地湧金蓮,五彩繽紛的天花通常能把大家的眼睛都給墜暈乎了,正是偷偷開溜的好時機。

今天觀音要去赴一個宴會,不來聽經了,小和尚覺得很寂寞,就想到紫竹林去找好朋友作耍子去。

金童的家境比較好,千裏眼、順風耳是他的表哥,土地婆是他的一個表姑奶奶。總之,他們家在天宮裏算得上是大家族了,所以金童的親戚很多。

金童與小和尚是鐵的不能再鐵的好哥們,就把從表哥那裏得到的消息講給小和尚聽,小和尚覺得這些逸聞趣事比師父的經文有趣多了。

去紫竹林的徒中,都要經過七仙女居住的“七彩閣”,他習慣性的從門縫往裏看,發現滿院子的白雲,不象以往的七彩斑斕。他有點失望。

但轉念一想:也許七仙女看膩了彩色的雲,換換口味也說不定。就沒想那麽多,一路哼著歌走向紫竹林。對不起,我忘了他是神仙,應該說他“飛”向紫竹林才更準確,不過為了後麵更厲害的人物出場,他飛的速度就比較慢,跟走差不多,所以各位看管就不要計較那麼多了。

走到半道,金童玉女迎麵飛過來。

“好哇,小和尚,你不好好聽經,又逃課了不是!”玉女一見麵就和他開玩笑。

“咦?真巧啊,你們去哪裏呀?我正要找你們玩哩。”

“我們這也正是要找你呢。我師父要帶我們去赴宴,又怕我們沒人做伴,就也邀你和我們一起去。我們正要去給你請假去,讓他免了你今天的功課,沒想到你又溜了出來。”金童說著笑了起來。

小和尚撓撓頭,吐吐舌頭,笑道:“不用了,反正佛祖還得幾天講,你去了擠都擠不過去,哪裏找我師傅?反而打擾他聽經,不如我回來再向他解釋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