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公孫嚐正欲下殺手,被這神秘人一掌阻住了後,愣了一刹那,凝目看去,這人一身蓑衣,頸邊係著棕色繩結,頭戴鬥笠,腰間掛著看起來極寬大厚重的劍身。
唐羽在一旁看到他的裝束,已經猜到這人就是掌門四兄弟之一,心下大慰。
公孫嚐雖然被這人突如其來的一掌擊退,但是並無畏縮之意,畢竟,掌法的確並非他的特長。他一躍而起,同時揮手抽出寶刀,蓄力一甩,立馬舞出了一道圓弧光帶,可謂是勢若雷霆,寒芒頓生,這“寒月彎刀”才是公孫嚐的拿手絕技!
那棕領劍客也抽出腰間大劍,躍向空中,身體一個旋轉,奮力將劍身朝前砸去,想要硬碰硬拚下公孫嚐的這一式。
唐羽禁不住踏前了一步,失聲道,“不好!”
他曾與刀霸刀狂交手中得知刀月派的刀法存在兩個路數,一個是以快而狠見長的刀法,比如刀狂和曹天岡的“夜雨狂刀”;而另一個路子則是以力沉千鈞著稱,唐羽曾經見到刀霸在那家酒樓裏朝五虎斷門刀的傳人使出過,那一刀的罡氣,真如同明月照人,無從遮擋,講究的就是一擊之威。
劍較刀本來就較輕薄柔韌,和刀不宜以硬碰硬。寧塵子曾經在津海山上能和曹天岡刀劍相拚對上那麼多招,是因為曹天岡的快刀分散了勁道,而寧塵子內功深厚,劍上生出的力道足以何其抗衡。但如果寧塵子和公孫嚐對招,那就不能再這樣接招了,否則刀刃劍身全力相碰,你再利的劍也難免損壞。
公孫嚐和這神秘人在空中刀劍相碰,霎時間,一股氣流湧動,周遭眾人都是後退了一步。而公孫嚐的刀和對方的劍身相碰的一小瞬,立馬察覺不對,竟發現自己的刀被對方的劍卡住了一般。
下一刹那,棕領劍客在空中一個旋轉騰挪,順著公孫嚐的刀勢畫了個圓,公孫嚐隻覺得刀身完全跟著對方的劍一走,自己手不免一鬆, 刀竟然已經被對方的劍給順走!
公孫嚐行走江湖這麼多年,除了曾經在華山派前掌門易修頂麵前有過被鬥得棄劍認輸,此後再沒有過一次對戰中刀柄脫過手,這一下,公孫嚐才終於嚐到了懼意!
但公孫嚐好歹一派掌門,刀不在手,仍心中滿是刀法,刀柄脫手一瞬間,他單掌斜向一劈,硬要以掌緣再重傷對方。這下,棕領劍客也似乎吃了一驚,回手接了這一招,手骨立刻生疼,另一隻持劍之手便也鬆了幾分。
公孫嚐抓住機會,伸手在空中一把抓下了自己的刀柄,此時兩人在空中都漏出了不曉得破綻,便都朝前一掌。兩人雙掌相碰,再次一碰而分,各自回落在地。
眾人見到剛才這番對決,也都自然都是吃驚不已。唐羽想到輕煙的劍招,隨即聯想到這次這人的劍招奧妙也肯定在劍上,便立馬朝著劍客的劍身看去,果真找到了這把劍的訣竅:
這劍身及其厚重,不像普通的劍一樣輕質,重劍勢必力沉,這便是為什麼他能以這把劍接下對方的奮力一刀;同時,這把劍還竟然是一把鈍劍!尋常寶劍正因為太利,所以反容易被刀刃劈出缺口,而這把鈍劍無鋒,便不用擔心;相反,這鈍劍上本就有一道道的小缺口,似乎是身經百戰所留下的,又似乎是刻意鑄造,專門對付那些鋒利兵刃,隻要鋒刃一切入這些缺口,那對方的兵器就相當於被自己的這把重劍“咬”住了,連招式都使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