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逢得一空隙,提氣一躍,跳到唐阮二人頭頂上方,雙掌蓄力,向下疾推,意欲破解二人劍陣。唐阮夫婦心有靈犀,阮靈芙一踏“坤”位,劍花一舞,倒飛而起,劍尖朝地撥開四名黑衣人劍刃,雙腿朝天輪踏;唐真軒一搶“乾”位,朝地上四人雙腿一掃,長劍破空而升。
張逢見招,識得是昆侖兩儀劍法的又一招“乾天坤地”,威力驚人,不由得側身一避落回地麵。如此一來,又成四名詔天門黑衣人在外圍出刀劍夾攻,張逢在內圍中左右逢源,使出摩雲掌正麵直攻唐阮二人。而唐阮二人合使這套昆侖兩儀劍法,一麵攻內,一麵守外,兩人身影相隔數丈,所使劍招,所搶身位卻渾若一體,陰陽相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劍氣流轉,竟似以二對五,以少圍多之勢。
先前張逢所設想的是,己方十二人圍攻唐阮二人,況且又以逸待勞,即便二人劍法再精,也必定被圍攻致死方休。誰知己方七人竟先行喪命,自己一方雖然仍是以多對少,但是勝負之數已然難測。
張逢之前出言頗為自負,一交上手來,不由得銳氣大銼。他在詔天門中雖然屈任一使者,但其武功技藝,實在不遜於一般大派掌門,聊來天下以一對一能強勝過他的人也不過數人,這次出行,張逢又帶上了十一名門中得力弟子,本應該是萬無一失,而這一夜之中,人手俱傷,計謀又失,甚至有可能一敗塗地。
明月暗蔭之下,隻見一道紅影,一道青影翩然合舞,又有劍光在周圍時隱時現,情景似畫般優雅卻又血光隱現,比起之前客店中燈火通亮中的混戰實則更為凶險。
張逢在兩名高手的夾擊下不由得迸發出自身的巨大潛力,雙手推探真猶如撥雲見日般氣勢磅礴,內力也在激戰中逐漸鼓蕩。七人在樹林間纏鬥,張逢每掌一出,便有攜風帶石之勢,這時的唐阮二人對張逢一行人也不敢有半分輕視懈怠,若有任一人此時中招受傷,雙方強弱之勢都將瞬間傾斜。
唐阮張三人武藝深湛,內力悠長,掌風和劍氣縱橫交錯,三人都竭盡全力,心中無暇再想餘事,隻見他們每一招都是直攻對方要害,又都將來招化解,正如三葉扁舟在驚濤中起伏不定,又勉力維持。而其餘四名詔天門好手與這三人相比畢竟功力太淺,此時隻是苦苦支持,內力和招式變化都已經窮盡,在掌風劍鋒之下,隻感栗栗自危。
張逢見己方逐漸趨於不利,心中焦躁,一時心神難定,一連攻出三招都是急功近利的打法。唐阮二人見對方五人呼應不通,防勢瞬時出現了漏洞,便乘隙而入,長劍劃傷了其中一名黑衣人。那名黑衣人早已精疲力竭,在這一劍的劍氣激蕩下渾身氣血都被帶動,霎時間吐血倒地,退出了戰局。
張逢一掌破風而出,正攻向對方,而唐阮二人劍陣嚴密,走位精巧,哪有這麼容易中掌,二人身形一避,張逢這一掌直擊中一棵大樹,樹幹立時從掌印之處斷飛數丈。
阮靈芙整了整招式,又一道寒光向張逢肩頭掠去,張逢刹那間又閃過許多念頭,如果低身避開,再作反擊,對峙的局麵依然會回到先前情形,對方二人劍招攻解兼備,一時擊破幾乎不可能。
這昆侖派的兩儀劍法講究平衡,渾然一體,一入劍陣,短時內是難分上下,而劍陣的精要就在於以靜製動,逐漸蠶食,此刻張逢一方已損一人,若繼續對陣,天平隻會越發向唐阮二人傾斜,自己更無勝算。張逢再也不暇多想,劍尖已經刺入左肩,他左肩微撤,右掌疾出,攻向出劍的阮靈芙,他抱著左肩受傷的同時也要出掌重創對方的念頭,這一掌使出了全力。
阮靈芙長劍這一刺隻是完成劍陣走位中的一招而已,沒想到一劍中的,對方竟拚個兩敗俱傷的打法,一時間詫異不定。隻在一遲疑間,摩雲掌力已及胸前,阮靈芙使劍的右手一擲,將劍身完全按入了張逢肩頭,自己的身體也借反力向後趨避了半尺。即便如此,阮靈芙還是被掌風一震,吐了口鮮血,跌落在地,長劍也釘在了張逢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