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險象環出(2 / 2)

兩人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三百步刀手的最後方,再回過頭去看,隻見蠻子大軍已經幾乎全部湧了上來,頂在最前麵的百八十中楚步刀手已經折損了大半。那個副將,葉楚青甚至還來不及知道他的名字,卻也是鐵錚錚的一條漢子,隻見他領著人馬在陣頭最前麵頂著蠻子一浪又一浪的攻擊,手中持著的鐵盾甚至都被蠻子砍得變了形,而身前至少也有五六個蠻子死死地纏住了他。

副將一邊喊著口令讓眾楚軍絕不能回退,一邊拚著老命用盾把幾個蠻子往外拱,卻不小心突然被什麼東西絆住了一般,一個趔趄失去了重心,葉楚青心中大喊不妙,果不其然!那名副將往前摔倒,背後命門大開,連哼都沒來得及哼一聲,便被那五六個蠻子一陣劈砍,頓時被分屍慘死。

危矣!

《兵策》中雲:“夫兩軍相爭,先奪其勢;而欲奪其勢,則必先奪其陣;而欲奪其陣,則必先奪其將。故良將在則可壯其勢,而將歿於陣則泄其勢。”

葉楚青雖然隻是一個普通的兵士,但卻也懂得打仗衝鋒之時,將領實際上是一支軍隊的箭頭與旗幟,將領在,軍隊的士氣就在。而眼下,楚軍正陷於被動,這三百步刀手實則是楚軍陣中能實現戰局扭轉的樞紐所在,隻要能頂住蠻子的幾番攻擊,讓其餘主力迅速從後方收攏,完成攻防轉換,那麼這場戰鬥至少可以不再是一場伏擊戰,而是一場硬碰硬的遭遇戰。

再則,即使這些蠻子再為悍勇,但在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楚軍麵前,如果不是借助楚軍措手不及之時的慌亂,恐怕未必能討到多大的好處。這名副將,從一開始便緊隨羅炳權的左右,看來也是一名深得器重的驍將,三百步刀手也在他指揮下攻守有章、進退有度,雖然折損了不少人手,但是也在數倍於己的蠻軍衝擊下牢牢地護住了楚軍大部隊的尾翼。

眼看羅炳權就要率軍殺到,這副將卻突然一個閃失陣亡了!

這副將一死,立馬在步刀手陣中引發一片慌亂,蠻軍一看有機可趁,也紛紛嗷嗷大叫,更加奮不顧身地往楚軍的刀陣中闖,一時間竟然從這刀盾防線中衝出了好幾個口子。

楚軍的步兵馳名天下,更何況這支楚軍出身銅丘,上至戰將,下到士卒,在嚴苛的訓練下,刀盾之陣可謂訓練得就像銅牆鐵壁一般。而這一變故,加之楚軍本就準備不足,口子一旦被打開就像被洪水衝潰的大堤一樣,讓蠻子的黑色鐵流就這麼滾滾湧入。

眼看羅炳權還在後頭指揮眾軍往後方靠攏,在陣勢沒有紮下根來之前,如果再被蠻子這麼一衝,那麼楚軍與蠻子將要全麵陷入一對一的單兵亂戰,楚軍賴以成名的團隊作戰優勢將蕩然無存,即使最終能擊退這些蠻子,那也肯定是一場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羅炳權的這支援軍將徹底失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