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布陣心思與布陣效率,居然能在主將一言不發的前提下迅速完成,這是怎樣的一支強兵!
這下不止李源一與葉楚青兩人,就連其餘八名隨同而來的騎兵,也都不由自主流露出讚歎的神情——大夥兒都是當兵打仗的人,邊防軍這種散漫慣了的士卒,又哪見過在白逢遠統帥下操練出來的陣仗?
不到半個時辰,一眾人馬已經全都安排妥當,前麵是灘塗,後麵是林中馳道,要不是有一個大轉彎破壞了往後的視線與行軍路線,還真是一個可進可退的用兵局麵。
“那麼,”李源一問向羅炳權,“我們人馬既然已經到了,但羅將軍所說的蠻子伏兵又在何處呢?”
“根據我斥候所探跡象,若是蠻子還與此前所探一致,我們應該早已經碰上了那些該死的蠻子了!”羅炳權被李源一這麼一問,卻出奇地不再趾高氣昂,反而擺出一副低頭思索的樣子來。
李源一聽羅炳權這麼一說,確實意想不到,趕緊環看四周,細細顧盼了好半晌,複又緊鎖眉頭低頭不語。
一時間,羅、李二將倒像是突然和好了一般,一反常態地不再唇槍舌劍,各自都在冥思苦想著什麼。
葉楚青心中也暗暗不解,趕緊也是看看了前後左右的環境,除了一個個站得如木樁一般筆直的中楚將士,能看到的無非山水草木,能聽到的也無非溪流風生,除此之外,但無其他,哪有一個半個蠻族伏兵的影子?
的確,葉楚青再一思考,要想在這樣一處地形設伏,最好的地方便是在馳道的拐角處、灘塗與樹林的相接處,這時若在馳道旁、灘塗正前方各自放上一彪軍馬快速殺出,既可以借助楚軍從拐角處出來時的時機殺一個措手不及,更可以借助這個拐角用一支奇兵斬斷楚軍前後軍的聯係,使楚軍首尾不能相顧。
而在喪失了有效的指揮係統之後,這兩千人不到的一支軍隊,但凡遇上同等兵力的蠻子,在一片混亂中想要全身而退必然比登天還難。況且就算楚軍的後半部分還沒有完全陷入蠻子的夾擊中,從而能組織斷後力量讓其餘人馬迅速撤退,那也至少會讓前軍與斷後的部隊,將近六七成的人馬徹底折在這樣一個當口!
想到這裏,葉楚青不禁不寒而栗,這果然是一個設伏的好地方!但是奇怪的是,眼下楚軍都已經從最危險的地方出來了,蠻子卻還不見分毫蹤影,莫非是蠻子也派出探子知道了羅炳權要來找他們的麻煩而提早撤走了?
不對啊!葉楚青轉念又想,羅炳權這一部軍馬,人數並不算太多,而且與自己久前所猜測的一樣,蠻族要圍點打援那肯定也是把羅炳權這樣的援軍先鋒作為目標中的重中之重,眼下羅炳權更是主動找上門來,又哪有避而不戰的道理,難道不是更應該加大兵力予以迎頭痛擊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