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詳細的把他的戰爭債券的計劃跟在做的人說了一下。對於這些世家來說可以作為一種穩定的投資,國民軍借債進行戰爭並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以晉州五年稅收作為擔保,按照一比一的模式發行債券。…………
王進說了好半天看,桌子上的眾人還是一副呆呆的模樣,根本理解不了王進所說的含義。
王進也知道,他提的這個概念卻是有些驚世駭俗,畢竟債券的發行要有強有力的政府作為擔保,現在是五代十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年代,你讓這些人去相信官府的信用,恐怕有些強人所難。
“那我就說明白點吧,就是跟大家借點錢,我給打欠條,利息一分,戰後賠付,如果失敗就用晉州稅收賠給你們。”晉州本來就沒有多少稅收,王進也隻是給這幫人開空頭支票,現在是非常時期,沒有辦法跟他們慢慢磨嘴皮子,實在不行,就動用武力威嚇,不怕他們不就範。
“王刺史,這國民軍需要多少糧草軍資呢?”有人小心翼翼的問道。
王進曾經仔細算過,現在的軍隊由於一個人三天需要有三斤半的糧食供給,這還是普通的行軍需求,如果是戰爭狀態海選喲更多。五百人每三天就需要一千七百五十斤糧食。一個月則是一萬七千五百斤。現在的度量衡標準中,一百二十斤為一擔。每個月大概要消耗兩百擔左右的糧食,王進必須要籌措至少兩個月的糧草才能保持住軍隊的戰鬥力,到了柏鄉後河東方麵肯定會有所表示。
還有關鍵問題,運送糧食的民夫也要消耗一部分,五百人的軍隊至少要配個三四百人的輔兵,這就是一大筆開銷。
王進思索片刻,直接報出一個數字,一千擔糧食,加三百匹騾馬。騾子加上驢二百匹,馬一百匹,其他的物資國民軍自己想辦法。
結果王進剛說出來,就引起一陣驚呼。一千擔糧食加上三百匹騾馬,王進這是瘋了嗎?經過這麼多次的軍人洗劫,大部分糧食早就被搶光了。
“三百擔,加二百匹騾馬。”經過一番嘰嘰喳喳的討論,最後一位看起來德高望重的來人站了起來對王進說道。
這個數字與王進心目中的目標相差甚遠,自然不能同意。經過一陣討價還價,最終定在了五百擔加二百匹騾馬,馬匹五十匹,其他的都是騾子跟驢。
宴席散了,一副如喪考妣麵容的眾人紛紛出了刺史府,回家準備糧草去了,這次王進至少給了他們一張證明,雖然所有人都覺得那張所謂的債券就是幌子,連擦屁股都嫌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