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擔心。”沈麟坦然說道:“皇上心明神會,說這隻是尋常小買賣,民間正當生計,搞得那麼危言聳聽幹什麼?為此還把寫這篇奏章的尚書胡睦斥責了一通。”
丁曉武鬆了口氣,臉上卻仍掛著大惑不解的表情。“我一個尋常小字輩,和那位胡睦大人無冤無仇,連麵兒都沒見過,他幹嘛要跟我過不去?”
沈麟冷笑道:“胡睦的目標當然不是你。但正因為你是小字輩,他才會先拿你開刀。三年前,就是胡睦這個小人投其所好,攛掇陛下登九五之尊,建國封號。當時衛將軍王泰曾力言不可,勸陛下效忠南方晉室,以彰高風大義,可惜陛下沒有聽從。但此後,王泰將軍因心向正統而名聲斐然,而胡睦卻因阿諛諂媚,名聲掃地。胡睦那賊子因此將王將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這次他自以為抓住了把柄,所以先從你身上開始挖起,欲一步步順藤摸瓜,借機把我敲掉。因為方壯士是我的手下,若你出事,沈某至少脫不了治軍不嚴的幹係,甚至可能會被安上“共謀”的罪名。而後,他可繼續將案子做大,以張溫將軍曾兩次光顧你的肉攤為名,將其板倒。要知道沈某和張大人是王泰將軍的左膀右臂,我倆倒了,王將軍勢單力薄,獨木難支,到時候胡睦那廝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王將軍焉能抵擋?”
丁曉武禁不住打了個寒顫,心想我這兩天是不是罵老天爺太狠,他一怒之下,就搞了些魑魅魍魎來整我?不過是擺攤做點小買賣而已,本以為古代沒有發明城管,可以萬事大吉。未曾想到,雖沒城管,卻有比城管狠毒千萬倍的奸臣。城管再凶,最多也隻是收攤拘人。而奸臣那一杆筆一張嘴,卻可以殺人於無形,簡直比東方不敗的綿裏藏針還厲害。
其實丁曉武想得太簡單了,人家對他的提防並不僅僅是奸臣故意興風作浪。自古以來,老大之所以能成為老大,就是因為他掌控了一切資源,可以決定手下小弟們的活路,所以他才能說一不二,而小弟們必須對其服服帖帖。
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器是大鼎,也是權力象征。鼎其實就是燒飯鍋,用鍋來象征王權,說白了就是誰給老百姓飯吃,老百姓就服他,讓他當老大。因此,民以食為天,當老大的前提就是掌握天下所有糧食,按自己的意願給民眾分配飯食,老百姓為了生存,別無選擇,隻能聽他的擺布。但是若有人也掌控一部分食物資源,也開始散糧,老百姓有了選擇,他們便會自發地跟隨給飯多的那個人,這就開始了政治上的競爭。
丁曉武的賣肉舉動,已無意中觸犯龍鱗,把自己置於皇帝競爭者的位置。現在人們想到吃肉,已不再需要皇帝,而是直接去求丁曉武。在解決人們吃肉這樁事情上,丁曉武的能力和作用都已遠遠超過皇帝。魯迅筆下的《阿Q》正傳也講過類似的故事,阿桂從城裏弄來一堆花紗布,頓時從一個小屁民變成了未莊上的紅人,因為掌握了人們的需求,身份扶搖直上,幾乎和趙太爺比肩。趙太爺不忿,與地保合謀,找茬把他打壓下去。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如果丁曉武僅僅隻滿足於賣肉,不想其他,皇帝還能容忍。但怕就怕丁曉武食髓知味,嚐到做老大甜頭後野心膨脹,真的收買起民心以圖謀造反。那樣的話,統治者會毫不猶豫地將其除滅於萌芽狀態。幸運的是,丁曉武遇到的老大冉閔性情粗豪,沒把此事放在心上,或者說根本沒意識到小人物對自己的威脅。如果碰上一個敏感多疑的帝王,回味出其中的門道,那丁曉武恐怕就得死翹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