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變故叢生(1 / 2)

街道上忽然傳來一陣陣噪雜聲,人們紛紛停止手裏的活計,擁在了道路兩邊翹首以待。丁曉武也好奇地擠進去伸長脖子觀看。沒有電視沒有廣播不能上網,所以看熱鬧就成了古代社會最常見的娛樂方式。

隻見一個長長的隊列自西向東而來,最前麵是一個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官吏,手持皇榜邊走邊大聲宣讀。兩邊各有一排兵丁鳴鑼開道,後麵則是一長串的騾拉馬拽的囚車,車上有男有女,甚至還有白發蒼蒼的老者和尚在吃奶的嬰兒,啼哭聲、歎息聲、悲憤的吼聲,響徹整個集市。

連孩子都不放過,真是太慘了,一個年輕的少婦不忍再看,回過頭抹去臉上的兩行熱淚。

“老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你知道嗎?”一個青年後生有些激動,向一名看上去讀過點書的老者問道。

老者歎了口氣道:“皇上封其子太原王冉胤為大單於,並將歸降的一千餘名胡兵撥至其麾下做侍衛,光祿大夫韋謏力諫不可,因為前時頒布屠胡令,已經和胡人不共戴天,此刻又招攬胡兵為親隨,這是取禍之道,絕不可行。皇上不聽,韋大夫死諫,批龍鱗逆聖聽,結果惹得龍顏大怒,故下令將其滿門抄斬。”

“韋大夫並沒有講錯啊。”後生打抱不平道:“讓胡兵保護自己這個殺胡者,簡直是異想天開。還有,聖上不早在一年多前就頒發聖旨要恢複一切漢家禮儀嗎?怎麼現在又學起原先趙國石氏的胡人做派,封自己兒子做大單於,擔任胡人酋長,不倫不類,讓人心寒。”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老者苦笑一聲道:“皇上的心思,誰又能猜得透呢?”

丁曉武聽得心驚肉跳,僅僅因為大臣跟自己意見不對路,便發狠殺他全家,連小孩子也不能幸免,而且殺的還是忠臣,如此昏聵凶暴,這不是封神榜裏的商紂王嗎?而自己在他手下當了好幾個月的兵,雖然沒有為虎作倀,可無意中也是在為暴君聽差,為壞人張目,實在大違自己的本心。

丁曉武心情鬱鬱,抬眼再向車隊凝望,發現其中一輛囚車中關著一個年輕靚麗的少婦,此刻她正輕輕地拍著懷中的嬰兒,朱唇微啟,小聲吟唱著夢囈般的歌謠。而那嬰兒全然不知自己剛來人世便要趕赴黃泉的淒慘命運,仍舊安詳地吸吮著母親的乳頭,臉上顯出心滿意足的微笑。丁曉武不忍卒睹,轉過頭去,剛好和那說話的老者打了個照麵。

老者滿臉枯槁,神色凝重,悠悠開口道:“一人獲罪,累及雞犬。可憐這對母子,本屬無辜,卻受夷三族之累,年紀輕輕就要跟著孤忠赴難,令人實在扼腕。”

倏然之間,丁曉武熱血上湧,豪氣頓生,滿腦子都是過去影視劇看到的好漢劫法場的英雄壯舉。但很快,理智壓倒了衝動,恐怕自己還沒來得及搶上前,就被那些兵丁們當場亂刀分屍。沒有趙子龍的勇冠三軍,想要單騎救主,無異於癡人說夢。

正沉思間,忽聽人群中一個熟悉的聲音叫道:“方雷,可找到你了。”

丁曉武猝然轉頭,看到是所在本部的伍長,正快步向自己奔了過來。

“方雷,別看了,趕緊跟我走,有緊急任務。”伍長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但還是準確地將命令傳達出來。

丁曉武心念一動,回頭向人群中掃視了一下,想再看看方才那名說話老者,卻見他不知何時已飄然離去。

丁曉武不再怠慢,跟著伍長快步衝出城門,向東疾奔,一邊跑一邊問道:“長官,出什麼事了?為何這麼急吼吼?”

“城外的漳河邊忽然發現了一夥逃難的羯奴,司馬大人已經帶領親隨先去捉拿他們了,並吩咐各營火速集合隊伍,到河邊白浪灘聚結,一起參與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