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遠大計劃(1 / 2)

光陰荏苒,一晃之下,四個月過去了。

丁曉武挑著一筐筐的夯土走上鄴城城牆。這幾個月來,他每天都要擔上百斤土爬上爬下,幫忙加固城牆,揮汗如雨,比牛馬還累。雖然他從前在健身房經常鍛煉,用啞鈴舉重器鍛煉出了結實的肱二頭肌和斜方肌,但重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完全是兩碼事。丁曉武前世畢竟是個白領而不是民工,沒經受過這種鍛煉,加上天天吃管飽但沒營養的小米窩窩頭加糠咽菜,所以頭一個月下來人便瘦了十多斤,但從第二個月起體重便又穩定下來,看來人體對艱苦環境的適應能力遠超人自身的心理素質。每當睡覺前,丁曉武撫摸著自己那腫得快要裂開來的肩膀,臉上淚水橫流,心中不禁深深地懷念起前世公司裏那個沒人性的主管,感覺他動不動張口罵人的聲音是那麼的悅耳動聽,他布置的通宵加班指令是那麼的舒心美妙。跟這裏的兵頭伍長比起來,他簡直就是位活菩薩、慈善家。

雖然丁曉武對這種每天隻有疲憊而沒有享受的生活深惡痛絕,但現實卻讓他沒的選擇。來到這個世上,舉目無親,除了幹苦力便一無所長,而身上揣著的,就隻有一張銀行卡和被黃河水泡爛的二百五十塊零錢。當然,這些東西已是毫無價值的垃圾累贅。有時候丁曉武萬念俱灰起來,真想再回到來時的黃河邊,對著黃湯一頭紮進去,說不定因此還能轉世投胎重返原先世界。但最後還是強行忍住了衝動,多年養成的樂觀性格使他學會了逆來順受,不管日子過得有多苦,也要打起精神努力活下去。現在他開始依照前世的生活習慣,將每月掙的那點微薄軍餉慢慢存起來,一文一文地積攢方孔兄。根據那些當兵的同伴訴說,丁曉武得知南方正統朝廷已在江南三吳之地紮下了根,那裏條件還不錯,至少比這裏富裕。於是,他開始有了第一個人生目標,就是先攢下一筆盤纏,去南方討生活,就像以前他從學校畢業後南下當海漂族一樣。

有了目標就有了希望。丁曉武心中振奮之餘,開始好奇地打量起自己所處的這個時空。他仗著還能看懂幾個繁體字,幫助軍中主薄整理公文,借機從他那討來了曆代皇帝的年號。他曆史沒學好,但卻玩過三國,知道什麼是建安元年。光榮三國遊戲標題上不是常有建安元年西元196年,呂溫侯濮陽破曹操的選段嗎,因此無師自通,就以這一年為坐標點算起。幸運的是,他穿越到了三國之後而不是三國之前,經反複驗證,終於推導出永和八年-也就是自己所處的這一年為公元352年。

但永和是南方的東晉年號,而自己所在的這個北方國家卻叫大魏,年號為永興。丁曉武絞盡腦汁地回憶自己上中學時的曆史教科書,終於想起三國之後應該有個西晉,是司馬懿的孫子鼓搗的王朝,西晉滅亡後又來個東晉,還有個什麼十幾國,最後它們又都變成了南北朝,現在自己所處的這個什麼大魏,應該是那十幾國之一。明白了一切之後,丁曉武忍不住埋怨起老天爺偏心眼,既然玩穿越,憑什麼別人都給分配到唐宋明清,再不濟也是個西漢三國,而自己為何穿得那麼爛?是不是因為冥冥中第一誌願報得太高,最後考下來曆史成績又太差,抑或是因為事先沒給老天爺爺塞點紅包,搞僵了關係,所以才給自己分配到了這個連曆史學家都覺得最爛的垃圾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