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首先進入托雷多就成了證明西西裏軍隊榮譽的關鍵,而且如果兩軍同時進入托雷多,這有多少會落人口實,因為這意味著由貢薩洛指揮的卡斯蒂利亞軍隊在亞曆山大還未進入巴裏亞裏多德之前,就已經背叛了卡斯蒂利亞。
雖然人人都知道這其實就是事實,不過依舊需要一個用來遮掩的借口。
畢竟那個時候的亞曆山大還不是攝政王,
如果卡斯蒂利亞軍隊首先進入托雷多,那麼西西裏人就無法進城,畢竟兩軍至少在名義上還處於交戰狀態。
那樣箬莎也就不能走進這座具有重大意義的城市,這是她絕對不能接受的。
而如果西西裏軍隊在名義上占領這座城市後又因為卡斯蒂利亞人的到來主動撤出,這至少可以成為讓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手段。
接下來隨著亞曆山大的命令,兩軍才可以真正同時向巴裏亞裏多德進軍。
這是個聽上去會讓人覺得完全是多此一舉的麻煩,但唐·德克利亞爾騎士知道,這似乎是如今唯一能夠解決眼前難題的辦法。
“不過騎士你必須保證我的軍隊在進入托雷多時不會遭遇任何敵意,否則我們會采取必要措施。”箬莎目光嚴厲,這時候的她完全沒有在亞曆山大麵前時的溫柔和迷人,這時的箬莎是西西裏的女王和一直剛剛取得大勝的軍隊統帥。
唐·德克利亞爾騎士想了想終於還是點頭同意,他這是突然覺得貢薩洛選擇在這個時候離開他的軍隊,也許是已經猜測到了接下來可能要麵臨的一連串的尷尬局麵。
這對於驕傲的貢薩洛來顯然是無法接受的,所以他把這些難題都扔給了他的好朋友。
要丟也不能丟自己的人,唐·德克利亞爾騎士開始覺得自己似乎是被好友套路了。
再經過了亞曆山大的到來引起的波瀾還未完全平息,西西裏女王的駕臨又給拖雷多城帶來了另一場地震。
當唐·德克利亞爾騎士派來的人向他們明這一切之後,有些卡斯蒂利亞貴族表示了強烈的反對。
他們甚至不惜以與西西裏人決一死戰為要挾,強烈要求唐·德克利亞爾騎士拒絕西西裏人這一無理條件。
而那些對這個建議多少有些心動的人也不敢輕易表示讚同,畢竟那不但會讓自己榮譽盡失,甚至可能還會被扣上一頂賣國賊的帽子。
不過西西裏人顯然沒有給他們繼續爭論的時間。
在箬莎的命令下,以拉庫什帶領的部隊為先導,西西裏軍隊迅速沿著一條山穀向著托雷多城方向推進。
西西裏人並沒有掩飾自己的行動,他們甚至在這之前還派人到托雷多城外宣布了自己進軍的路線。
這個舉動瞬間把托雷多的那些老爺們擠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箬莎的用意很明顯,要麼放馬過來大家戰個痛快,要麼乖乖的打開城門迎接西西裏軍隊的到來。
在經過一番爭執之後,托雷多人終於做出了最後的努力,他們向箬莎派來的使者提出了條件,同時強調如果不被接受,他們將不惜與托雷多城共存亡。
於是在兩之後,箬莎按照托雷多人提出的條件,在進城的時候下馬步行,同時還象征性的摘下了佩劍。
托雷多人終於鬆了一口氣,不過接下來托雷多大主教就再次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人們對於上一次他在亞曆山大麵前鞠躬行禮甚至向亞曆山大行吻手禮的事情還記憶猶新,這一次一位挾大勝之威以征服者的姿態進入托雷多的女王到來,讓大主教不得不再次麵臨一個艱難的選擇。
女王是亞曆山大同母異父的妹妹而且身份更為尊貴,那麼既然都已經拜了哥哥,拜一拜妹妹似乎也就沒什麼大不了了。
隻要這麼想想大主教倒是覺得完全可以心安理得的彎下腰去,隻是再想到對方是異國君主,大主教就覺得自己真的是被為難了。
不過好在箬莎並沒有如亞曆山大那樣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強硬,相反她用彬彬有禮的態度對待托雷多那些忐忑不安的貴族和教士們,想想之前亞曆山大那令他們顏麵掃地的舉動,托雷多人甚至有種“都是一個媽生的,人和人就怎麼就不一樣”的感歎。
而且箬莎也沒有讓城外的卡斯蒂利亞軍隊等待許久,就在她如同亞曆山大一樣在托雷多大教堂舉行了公開祈禱之後,就帶著衛隊從城市的另一邊離城而去。
幾乎與此同時,卡斯蒂利亞軍隊進入托雷多。
大主教不得不又一次如迎接恩客的妓女般打扮整齊站在了廣場上等著新人上門。
好在這一次唐·德克利亞爾騎士無比恭敬謙卑的態度,終於讓大主教多少找回些尊嚴,覺得自己原來還不是等著恩客的妓女。
箬莎其實對托雷多並不感興趣,她的心這個時候早就飛到了巴裏亞裏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