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奧孚萊依的野心(1 / 3)

在亞曆山大雖然為數不多,不過用的還算順手的軍官當中,奧孚萊依算是他真正的“嫡係”。

這個阿格裏山區石匠的侄子當初加入軍隊的時候,隻是因為他的叔叔想讓他見識見識世麵,順便也減少一下家裏的負擔。

當時沒有一個人認為奧孚萊依將來會有什麼大的出息。

最多也就是打一些年的仗幸運的活下來,然後帶著這些年的積蓄回家買上一塊地,當個還算富裕的小地主。

即便後來聽說侄子幸運的當上了領主老爺身邊行軍隊長,不過也隻是覺得將來他會從個小地主升級成個大地主。

而奧孚萊依自己也從沒想到會走到如今這一步。

至少看著不遠處的那座灰色的教堂,奧孚萊依多少有些不相信自己居然真的到了這個地方。

這裏是威尼托的帕多瓦城,對麵的那座教堂就是有著著名的繪畫大師喬托作品的克洛維尼教堂。

那也是帕多瓦城中如今曆史最悠久的教堂,在教堂內繪滿了整麵牆壁的宗教題材的壁畫,讓這座教堂成為了威尼斯畫派心目中的聖地,這裏被視為是威尼斯畫派的起源之地。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幅由喬托繪製的“猶大與耶穌”。

不過奧孚萊依之所以感歎並非是因為那些藝術品,他會覺得不可思議,隻是因為他居然真的做出了向威尼斯進軍的決定。

做為蒙蒂納軍隊的行軍隊長,和後來羅馬忒西亞軍隊的參謀長,奧孚萊依還是很受亞曆山大的信任和期望。

奧孚萊依是個很注重細節和計劃的人,在亞曆山大開始在他的軍隊中推行各種全新的軍製時,真正麵對重重阻力的實際上作為執行者的奧孚萊依。

從把散漫的士兵訓練成如同整個戰爭機器當中不論行進還是射擊都如同一個個標準式的零件,到用近乎苛刻的方式從軍服到舉止都深深蝕刻上蒙蒂納-羅馬忒西亞式的軍人烙印,這一切都是奧孚萊依在一板一眼的去做。

而據亞曆山大看來,奧孚萊依會如此認真除了盡職之外,更多的原因還是他自己就對這種種充滿條條框框的製度感興趣。

如果說亞曆山大締造了羅馬忒西亞軍隊,那麼奧孚萊依就是讓這支全新的軍隊呱呱落地的助產士。

不過雖然這樣,亞曆山大卻始終沒有讓奧孚萊依單獨領軍。

這當然不是因為信任問題,而是他知道以奧孚萊依的性格,其實很難做到獨當一麵。

每當需要他自己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奧孚萊依都難免會舉棋不定,正是這種性格上與富有進攻精神的貢帕蒂不同的原因,當貢帕蒂已經成為亞曆山大副手,在意大利戰場上麵對強敵時,奧孚萊依卻依舊在蒙蒂納兢兢業業的負責著整個軍隊的分配與調動。

讓奧孚萊依指揮東部軍團,其實算是個很冒險的決定。

特別是當把目標對準了的可能隨時會介入倫巴第的威尼斯人時,做出這個決定之前,亞曆山大曾經反複斟酌。

不過如今羅馬忒西亞軍隊中既能與貢帕蒂配合,又擁有能夠指揮得動整個軍團威望的,隻有奧孚萊依。

很顯然,不論是如今的博洛尼亞團的布薩科還是比薩團的尼古拉·馬切尼,雖然都被亞曆山大寄予厚望,但不論是聲望還是權威都無法與奧孚萊依和貢帕蒂相比。

而且盡管很希望他們當中能夠湧現出幾個諸如漢尼拔,西庇阿這種名將,但是亞曆山大也知道至少在預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博洛尼亞軍事學院受訓的那些軍官也是指望不上的。

“我們居然到了帕多瓦,”奧孚萊依對站在一旁的尼古拉·馬切尼說,看到同伴像是敷衍般的臉色,他卻依舊很執著的繼續問“難道你不覺得不可思議嗎,我們現在距離威尼斯隻有不到10法裏。”

10法裏對於其他軍隊來說或許是段很長的距離了,但是對羅馬忒西亞人來說,這段距離卻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以較之其他任何軍隊都嚴格得多的訓練讓羅馬忒西亞士兵的忍耐力也更高,當初從蒙蒂納在2天內行軍至羅馬的經曆,已經成為了羅馬忒西亞軍隊的驕傲和特點。

現在這10法裏讓奧孚萊依的心裏不由湧起一陣奇怪的衝動,似乎那座著名的城市離自己是那麼近,以至隻需要向前一伸手就能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