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老朋友(1 / 3)

女王的靜默祈禱在經過了漫長的日子之後終於結束,這對於巴裏亞裏多德人來說是個很值得慶祝的事情。

在這段時間裏發生了很多事,教皇的蒞臨,胡安娜夫妻的種種糟糕消息,還有就是人們因女王不能臨政而帶來的不安。

現在似乎一切都好了,卡斯蒂利亞人又可以見到他們尊貴而威嚴的女王了,這讓很多人高興之餘又難免幸災樂禍。

斐迪南在這些日子裏過得並不好,他可以感覺到來自四麵八方的明顯敵意,卡斯蒂利亞人對單獨坐在王位上的斐迪南有著本能的抵觸,即便他是女王的丈夫,更是未來女王的父親,可這種抵觸卻依舊是那麼強烈而又明顯。

這其中當然有卡斯蒂利亞與阿拉貢多年來的恩恩怨怨,不過更多的還是人們對於一個外來者本能的不信任。

亞曆山大也深深的感覺到了這種不信任,這讓他對於未來自己可能麵臨的挑戰和困境也有了新的認識。

烏利烏已經離開了巴裏亞裏多德,他會首先到瓦倫西亞與堤埃戈彙合,然後坐船前往法國在地中海上的港口阿哥德。

亞曆山大為他規劃這條路線的時候曾經想過讓他途經葡萄牙,這樣可以看一看裏斯本如今的形勢,不過之前堤埃戈送來的消息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為在法國的蒙比利埃出現了點兒小小的意外,會讓亞曆山大覺得烏利烏也許直接前往法國更好些。

阿哥德距蒙比利埃很近,從瓦倫西亞生存隻需要三五天就可以在法國登陸,然後盡快到達目的地。

把烏利烏派往法國並不是亞曆山大的一時心血來潮,這段時間他已經漸漸看出雖然利用之前堤埃戈建立起來的情報網的確卓有成效的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消息,但是因為伊比利亞特殊的環境,至少烏利烏在這裏隻能扮演一個間諜,這對烏利烏來說顯然是大材小用了。

而幾個月來在法國發生的種種變故卻需要有人在那裏為他主持大局。

現在的法蘭西雖然還沒有“天主孝子”的好名聲,可依舊不是伊比利亞能夠相比的,所以烏利烏在那裏更能大展拳腳,而不是隻能通過向廚娘或者女仆賣弄色相打聽消息。

在意大利的失敗已經讓法國國內發生了不小的動蕩,因為拉迪亞金幣擠兌事件而雪上加霜的法蘭西如今正是人心慌慌一片混亂,而在蒙比利埃更是發生了一件讓很多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即便是亞曆山大當聽到那個消息的時候都不僅有點兒瞠目結舌,在他想來或許路易十二就更是難以接受了。

蒙比利埃人,宣布脫離法蘭西國王的統治了。

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亞曆山大腦海裏迅速閃過了三色旗,斷頭台,革命口號還有更多讓他幾乎誤認為時間錯亂的影子。

雖然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隻是一閃而過,可是亞曆山大卻並不覺得這是在胡思亂想,畢竟那是法蘭西,畢竟那是些法國人,所以發生什麼事情都是不稀奇的。

這讓亞曆山大覺得法國才是烏利烏大展拳腳的好地方,隻要想想過不了幾年法蘭西與奧斯曼就能親如一家,想來現在一個摩爾人在法國的日子再糟糕,也不會比在伊比利亞更慘了。

伊莎貝拉的覲見儀式是在8月的第1天舉行的,女王遠遠的坐在寶座上,所有的大臣向女王鞠躬盡瘁,斐迪南側著身子站在伊莎貝拉身旁,即便是在這樣炎熱的季節,為了表示隆重,女王夫妻也穿戴上了華麗而又厚實的禮服,而斐迪南更是手裏擎著一根幾乎與他身高同齊的碩大權杖。

這幅畫麵看上去完全彰顯了女王夫妻的威嚴,同時也襯托出了斐迪南對妻子的關愛,如果不是女王的神色略顯憔悴,甚至有人就要提出請畫師作上一副《女王的祈禱受啟》了。

伊莎貝拉默默看著麵前的大臣們,她的目光有時候會稍稍撇下站在一旁的丈夫,雖然整個儀式頗為隆重,但也十分簡潔,可即便是這樣她還是因為承受不住身體的虛弱而急劇的喘息起來。

她的這個樣子落在很多人眼裏讓他們暗暗驚心,關於女王靜默祈禱的真相知道的人雖然不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沒有猜測,除了普通民眾,在一些貴族中間已經有人在暗暗議論宮廷裏發生了什麼,隻是沒有人敢於公開站出來提出質疑。

現在看著女王這並不樂觀的樣子,之前的猜測似乎已經得到了證明,這讓大臣們不禁隱約有些緊張起來,他們不知道如今女王的身體狀況究竟如何,這就更讓他們心底不安。

所以當伊莎貝拉示意留下幾位近臣之後,雖然貴族們紛紛拚命退去,可到了外麵之後人們再也忍耐不住開始低聲私語起來。

“看來他們都在擔心我的身體,”伊莎貝拉沒有站起來,雖然這裏不是她日常辦公的地方,但是在遣退了仆人們之後,碩大的宮殿裏就隻有幾個人了“我不知道那些人裏有多少是想看到我一病不起的。”

“陛下,所有人都愛著您,也都忠於您,”一個大臣恭敬的說“您為卡斯蒂裏亞所做的一切足以能讓最鐵石心腸的人也獻上自己的忠心,否則就要受到上帝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