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亞曆山大走到桌邊拿起筆來,稍微想了下,開始給在巴利亞多德的烏利烏和諾爾梅齊寫信。
“我已經知道了羅馬忒西亞發生的事情,這雖然有些出人意料,但是卻並非是世界末日,所以你們應該做的就是繼續按照我之前的安排進行你們的計劃,我想在這段不斷的時間裏你們已經和我們朋友菲利普攀上了不錯的交情,接下來發生什麼,相信你們已經有所準備,那麼就等著我的回來,然後讓我們一起為伊莎貝拉和她的一家人最後的輝煌作為見證。”
寫完這封不長的短信,亞曆山大仔細的把它譯成密碼封好放在一旁。
隨後他抬起了頭看著謝爾,似乎是在向他解釋似的說:“現在,我該解決在羅馬忒西亞發生的事情了。”
說完,他拿起一張空白的信紙,把筆蘸飽了墨水,卻並不落筆,而是稍微停頓了下,然後他在這張信紙上寫下了唯一的一句話。
“上帝的歸於上帝,凱撒的歸於凱撒。”
隨即,他把這封隻有一句話的信封好,放在了桌子上。
“讓教會信使把這封信送出去,告訴他們,我給他們足夠多的賞錢,要他們無比要把信及時送到。”
謝爾從桌上拿起信來小心的收好,巴爾幹人隱隱的有種感覺,似乎公爵老爺這次要做件什麼大事了。
1501年4月的最後幾天,在戰雲密布的意大利發生了幾件吸引了無數人目光的大事。
法國軍隊在進入了羅馬忒西亞公國境內後稍作休整就兵分兩路開始向南推進,他們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同時拿下作為公國中樞蒙蒂納和對於羅馬忒西亞來說十分重要的比薩。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法王路易十二親自帶兵向蒙蒂納推進,而這一次普羅斯旺伯爵鮑威肯則在負責保護法軍右翼安全的同時向比薩進軍。
法軍的這一舉動引起了意大利各個國家的關注,對於路易十二的野心,所有人都不由警惕起來。
人們的目光投向了意大利中部,他們知道或許這場在羅馬忒西亞發生的戰爭,將會成為決定法國人是否會吞並整個意大利半島的信號。
一支將近50000人的大軍出現在意大利半島,這是一件讓任何人都為之膽寒事情。
路易十二相信麵對自己如此銳不可當的勢頭,那位正在攝政的羅馬忒西亞公爵夫人唯一的選擇隻有投降議和,而他甚至已經為她準備好了唯一需要接受的條件,那就是代替她的丈夫宣布放棄羅馬忒西亞公國的冠冕。
而在這時,另外一個讓路易十二覺得更加勝券在握的消息也隨即傳來,在回到羅馬後,凱撒當即宣布組建新的教皇軍,同時他也正式向羅馬忒西亞公國發出了宣戰聲明。
當凱撒的人趕到法軍軍營向路易十二報告他的這個決定時,路易十二相信羅馬忒西亞公國在如此的兩軍夾擊下,失敗已經隻是個時間問題了。
路易決定向羅馬忒西亞派出招降的使者。
隻是這個招降的行動並沒有能實現。
4月21日,就在凱撒一邊組建軍隊,一邊宣布向羅馬忒西亞宣戰後的一周後,一份由在羅馬城裏的各個公國與城邦的使者經由本國授權簽署的聲明突然經由樞機主教馬希莫遞交給了教皇亞曆山大。
比薩,費拉拉,羅馬忒西亞,威尼斯,博洛尼亞,佛羅倫薩,那不勒斯和塔蘭托各國與領地領主,宣布組成第三次反法神聖同盟,向法蘭西宣戰!
幾乎與此同時,由流亡在外的多利亞與卡爾吉諾家族為代表的熱那亞流亡貴族們也宣布加入這一同盟。
隨後,已經成為樞機的馬裏亞諾·德·美蒂奇公開宣布支持神聖同盟的行動。
而在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中,那不勒斯王國的表現則讓剛剛表示了對凱撒支持的亞曆山大六世不隻是意外,而是大吃了一驚!
4月25日,那不勒斯攝政女王箬莎·科森察·阿斯塔瑪拉宣布親自帶領那不勒斯與塔蘭托總計大約8000人沿著弟勒尼安海岸,以海陸並進的方式向北方出兵。
其中海上兵力的目的地是比薩港,而陸上由箬莎親自帶領的軍隊則兵鋒直至羅馬!
很顯然,箬莎以這種完全照搬路易十二進軍方式的強硬的態度證明了對自己哥哥的有力支持。
而就在亞曆山大六世因為箬莎的舉動震驚不已的時候,另一個讓他吃驚的消息也從北方傳來。
馬克西米安派出了他的首席宮相,在抵達蒙蒂納的當天,科茨察赫以皇帝的名義宣布,加入第三次反法神聖同盟。
一場雙方都醞釀許久的戰爭,即將在意大利的土地上展開。
而這個時候,沒有人注意到一封由教會信使們傳遞的,來自伊比利亞的信經過輾轉,終於在4月份的最後一天送到了正在那不勒斯的一個猶太年輕人手裏。
看著信中那隻有一句話的內容,約瑟夫·布契尼微微眯起了眼睛。
然後他向對麵抻長脖子焦急等待的兩個同伴露出個笑容:“去告訴富格爾家,可以收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