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很多貴族們心中不禁閃過這個奇怪的念頭。
戰爭!
比薩城裏的警鍾敲響了,這讓已經有幾年沒有聽到這鍾聲的比比薩人感到意外,按照比薩的法律,一旦警鍾敲響,凡是14歲以上的男子就要立刻趕往城市中心的教堂前集合。
在那座略微有些傾斜的鍾樓下,成年比薩人從四麵八方紛紛趕來。
而等待他們的,是一道不論是對他們,還是對這個時代的絕倒數人來說都很陌生的叫做動員令的東西。
“以尊貴的比薩女公爵埃斯特萊絲殿下的名義,在這裏宣布,即日起比薩全境發布公國動員令,一切之人力,資源與財富將以為即將到來的戰爭為目的,公國將會以同等的價格擁有首先獲得一切資源的權利,凡因戰爭而征集的房屋,物資與馬車,事後將由公國支付相應的酬勞與高於原價的補償,以此告示證明埃斯特萊絲殿下之公允,公正!”
比薩人茫然的相互看著,他們不知道這份告示是什麼意思,畢竟以往即便發生了戰爭,可大多時候是和他們無關的,千百年來對領地裏的領民來說,鐵打的領地,流水的領主已經成了顛撲不破的真理,對於民眾來說,戰爭雖然會給他們帶來災難,但是同樣因為自己無法決定命運,對戰爭就變得冷漠而沒有興趣了。
可是現在,這份告示卻似乎在告訴他們,他們自己也成了戰爭的一部分。
因為戰爭需要,家中的房屋,糧食,皮革,銅器,還有馬匹車輛都將會被征用,而他們隨後將會得到更高的補償。
這聽上去雖然讓人並不愉快,但似乎卻又沒有什麼大不了,甚至還有少數人覺得這算是筆不錯的買賣,這讓人在意外之餘又無法說出究竟哪裏有些不對。
隻有少數人聽著這個告示發現了其中的一個讓人擔憂的地方,那就是這一切的補償都是在“事後”。
而這個事後又是什麼時候?
戰爭結束嗎?
可是一旦公國在戰爭中失敗了怎麼辦?
當有人懷揣這個疑惑找到盧克雷齊婭的時候,剛剛兌現了諾言把女兒喂得飽飽的公爵夫人這樣回答:“那麼民眾就為了他們能得到補償祈禱上帝讓我們獲得勝利吧,或者要想更有把握些就加入到公國軍隊裏來,不論是比薩還是羅馬忒西亞軍隊,現在都正缺少士兵呢。”
盧克雷齊婭的回答讓那些人目瞪口呆,到了這時很多人才意識到,他們的命運真的已經和比薩,和羅馬忒西亞,甚至是和那個據說如今並不在公國裏的公爵聯係在一起了。
而在蒙蒂納,巴倫娣卻沒有盧克雷齊婭的這些麻煩,當她宣布完全麵備戰的命令後,就走進穹室關上門,然後從那些幾乎快要觸到高高拱頂的書架中間的一個暗格裏拿出了個上了鎖的盒子。
打開盒子,裏麵幾件東西儼然在目。
巴倫娣把裏麵一個看上去隻有一個臂環大小,上麵雕刻著眾多古樸花飾的鐵冠隨手放到一旁,然後從盒子底下拿出了一個隻由幾薄薄的幾頁裝訂的小書。
“羅馬忒西亞總體戰訓令,亞曆山大·朱利安特·貢布雷著”。
看著這字跡熟悉的名字,巴倫娣輕輕歎口氣,然後翻開了第一頁。
一行醒目的文字出現在巴倫娣眼中
“戰爭動員,以蒙蒂納為中心,授權公國攝政巴倫娣·德拉·朱利安特·貢布雷調動所有公國之後備軍,鑒於公國與那不勒斯王國之攻守同盟協議,值此戰爭爆發之際,同盟協議即日生效!”
巴倫娣又從盒子裏取出一封信,她雖然不知道裏麵的內容是什麼,但是亞曆山大在離開前曾叮囑她,在必要的時候派人把這封信送往那不勒斯。
“箬莎·科森察,你有多愛你的哥哥呢?”
巴倫娣自語一聲,然後拉動了叫人的搖鈴。
“派人把這封信送往那不勒斯,一定要親自交到女王手裏。”
看著隨從躬身退下,巴倫娣的目光投向窗外的遠方,那裏是羅馬的方向。
“凱撒已經回到羅馬了吧。”想到這個,巴倫娣的心不由變得沉甸甸的。
在被囚禁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後,凱撒·波吉亞奇跡般的從厄爾巴島逃了出來,然後他在比薩登陸,短暫停留後帶著由60名忠實手下組成的衛隊星夜兼程,終於在4月15日的中午到達了羅馬。
當遠遠看到走來的兒子時,亞曆山大六世激動得完全不顧教皇威儀,走下台階迎上去,然後緊緊抱住了凱撒。
“歡迎回來我的兒子。”教皇大聲的說。
“謝謝您父親,”凱撒在用力擁抱了亞曆山大六世後站直身子,他的目光掃過那些站得遠遠的教廷神職人員,當看到一個站在一根柱子下的頗為熟悉的身影時,凱撒露出了個似乎把天使與魔鬼的笑容碾碎揉爛之後混攪在一起的去奇怪表情。
“我回來了,所以有人就要付出代價了。”
馬希莫並沒有聽到凱撒這句暗含血腥的話,他遠遠看著站在那裏的波吉亞父子,藏在袍子下的手不禁微微攥緊。
4月17日,就在凱撒返回羅馬的第三天,凱撒以教皇國統帥的命令,宣布驅逐在羅馬城的羅馬忒西亞軍隊,宣布接受法國人的建議,向羅馬忒西亞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