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撲朔迷離的謀殺(2 / 3)

加多牧師的死是在第二天清晨才被發現的。

當牧師們發現主祭牧師沒有參加早祈後,就由一個神甫去催請,到了這時他們才發現自家的主祭牧師已經腦袋搬家,屍體都早已經僵硬了。

牧師們完全被這可怕的一幕嚇到了,更何況當他們看到如同被血水浸泡過的耶穌像後,很多人因為恐懼嚇得險些發瘋。

很短的時間裏,加多牧師的死和耶穌基督像的異象就傳遍了布哈蘭瑟城,人們在意外與牧師被害的同時,也被那些傳得讓人毛骨悚然的各種謠言嚇得不輕。

一時間布哈蘭瑟城裏人心惶惶。

亞曆山大住在布哈蘭瑟的一個旅店裏,這裏規模不大,樓下一半是酒館一半是馬廄的旅店聞起來味道很不好,即便是二樓的房間裏,那個味道也實在不讓人愉快。

不過亞曆山大倒是沒有抱怨,說起來與當初在卡裏波的日子相比,這其實已經和天堂差不多了,有時候亞曆山大甚至在想,和幾年前在聖賽巴隆修道院的那些日子比起來,大概也不會再有更糟糕的了。

亞曆山大會選住在布哈蘭瑟城裏,還是因為他想要更多的知道唐·巴維在這塊土地上的名聲怎麼樣,雖然知道當地人其實是很難對他說實話的,可他其實倒也不用非要讓那些人告訴他些什麼,大多數時候隻要看看人們聽到一個人的名字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也就差不多知道這個人在別人心目中是什麼印象了。

不過迄今為止唐·巴維公爵的名聲似乎還不錯,雖然也有人在聽到公爵的名字後似乎有些頗為忌憚,可總的來說這位公爵倒也沒有太被他的領民們痛恨和畏懼,相反還有人主動說了他的一些好話,譬如這位公爵就曾經親自參加了領地裏某對新人的婚禮,甚至還賞臉喝了一杯婚禮上的劣質酒。

這讓亞曆山大大致上算是了解了這位公爵的情況,雖然這其中也許多少有些虛假,不過想來應該不會有太多的偏差。

隻是這麼一來亞曆山大倒是對這位公爵有了更大的興趣。

他想起了唐·巴維公爵一再強調的那個被呈報給巴利亞多德的修女受到的啟示與他本人當初決定選擇亞曆山大受到的啟示之間的關係,想著他這麼說可能會引起的轟動和影響,亞曆山大不禁在想這位公爵究竟在打著什麼算盤。

許多年來,隨著伊莎貝拉對各種奇跡的關注,各地教會自然而然的熱衷於呈報發生在自己教區裏的那些所謂聖跡,從某個牧羊人突然在早晨撒癔症宣稱聽到了天使的聲音,到一些教士們忽然發瘋似的脫光衣服鞭打自己,然後信誓旦旦的說聽到了耶穌基督本人在對他耳語。

總之很多人樂於用這些破事討好女王,同時更多的人通過揣摩上意從中撈取好處。

不過唐·巴維公爵不需要這樣,他的聲望地位已經足以讓他不用靠這些東西巴結伊莎貝拉,那麼這位公爵為什麼要如此重視這麼個所謂聖跡,而且還要如此特意的把這件事和當初多少年前那檔子聯係起來呢?

亞曆山大感覺到了這其中顯然不太簡單的某些隱情,再想想伊莎貝拉一直以來利用宣揚信仰頻頻做出的種種舉動,他隱約感覺到或許那位唐·巴維公爵已經察覺到了某種危機。

亞曆山大從不認為這個時候的人有多愚蠢,伊莎貝拉能夠利用宗教巧妙的插手貴族們的領地,就未必沒有人能從其中發現什麼端倪。

隻是這個人會是唐·巴維公爵嗎?

如果他真的察覺,那麼他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或者說,那個童貞女修院修女的所謂啟示,就是他的應對?

亞曆山大就是在這種疑雲重重的時候聽說了加多牧師的死。

對加多牧師,亞曆山大的印象很深,這當然是因為在街上看到的那令人難忘甚至是想起來就作嘔的一幕。

而且因為這個他也已經知道這位牧師是聖芭芭拉教堂的主祭神甫,另外從一些對這位牧師頗為敬仰的當地人那裏,亞曆山大也已經知道這位牧師“在巴利亞多德有人”。

雖然還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有人究竟是什麼來曆,可亞曆山大已經有了些猜想,他知道伊莎貝拉熱衷於建立宗教法庭的目的其實更多的是為了跳過那些貴族直接插手各地的事務,如今再聽說這位加多牧師在科爾多瓦的神學院進修歸來後的種種舉動,亞曆山大不禁懷疑這個人有可能就是被伊莎貝拉排到各地的那些牧師當中的一個。

所以當聽到加多牧師突然被殺後,亞曆山大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唐·巴維公爵動手了”。

他會這麼想,是因為按照從當地人那裏打聽來的消息,那個加多牧師的異母哥哥曼多薩,是為唐·巴維服務的一個商人,唐·巴維的很多生意都是通過他去做的,如今曼多薩被處以了火刑,這對於唐·巴維來說,不止是失去了一個生意上的幫手,更是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因為人們會認為即便是公爵也無法保護他們的安全,那麼他們唯一能做的就隻有屈服和討好教會和那些女王派出的教會法庭的牧師了。

做為梵蒂岡的使者,亞曆山大是不可能對加多牧師的死不聞不問的,如果說之前他沒有表露身份時候可以不理會各地的教會,可現在出了這麼大的事,他不但要出麵,而且也必須表明身份,更要關注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