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亞曆山大最終沒見到索菲婭,他隻從索菲婭女仆那裏得到了一個很冷淡的“知道了”的答複,然後他就不得不趕回自己的軍隊去做準備了。
不過索菲婭還是滿足了亞曆山大的要求,當他已經有點快要失望的帶著蒙蒂納人出發的時候,幾個希臘貴族找到了他。
這些人是那些希臘人當中很有地位和威望的代表,其中有兩個人給亞曆山大留下了深刻印象。
博德佩德,一個十分穩健的老希臘貴族,他的年齡已經不小,頭發和胡須正在從灰白慢慢變成全白,而且他的精神似乎也不是很好了,可雖然如此這個老人卻引起了亞曆山大的注意。
這是因為他略感意外的發現這個老人顯然有著巴爾幹人少有的博學多才,或許是常年漂泊的原因,這個老人有著一雙似乎能洞察世事的眼睛,他的話不多可往往切中要害,最重要的是這個人有著一顆博學強記的頭腦,這讓亞曆山大覺得和這個人說話簡直就如同在和一座蘊藏無數書卷的圖書館較勁。
他可以很輕易的就引用一些希臘或是東羅馬帝國過去的經典,而當雙方的會談陷入僵局的時候,這個博德佩德又能靈活的緩和氣氛,然後巧妙的用另一種聽上去讓人覺得更舒服些的方式提出他們的條件,而實際上他卻始終在堅守自己的一方的利益。
這無疑是個很有手腕而且腦筋靈活的外交家,亞曆山大甚至認為以那些希臘人略顯尷尬的處境能在布加勒斯特待下去,這個人應該功勞不小。
而另一個人則是叫喬治利魯歐,這是個和博德佩德既然不同的人,如果說博德佩德是一個蘊藏了豐富資源外表看來卻平平無奇的湖泊,那麼這個喬治利魯歐就是一座由希臘最堅固的大理石形成的山峰。
銳氣外露而又堅韌不拔,這個喬治利魯歐讓亞曆山大想起了凱撒和喬瓦尼,或者說這個人更像是那對波吉亞兄弟合為一體的樣子,隻是這個喬治利魯歐更關心的是希臘的複興。
這個人無疑個狂熱的複國份子,從他的話裏亞曆山大可以看到一個有激情卻並不莽撞的行動派的影子,在和亞曆山大討論該如何安排防守事宜的時候,喬治利魯歐抓住機會向亞曆山大提出了要求能夠得到更多武器的條件。
對那些條件亞曆山大當然不會隨意答應,實際上他如今能維持蒙蒂納軍隊補給就已經有些困難了,之前的戰鬥讓部隊的消耗不論是兵源還是武器都受到了一定的損失,雖然可以用就地擴充價廉物美的巴爾幹團來補充損失的兵力,但是新兵帶來麻煩和武器的損耗卻是一時間難以達到要求了。
這讓手裏攥著大把金幣想要補充裝備的亞曆山大略感失望,到了這時候他覺得金錢也未必全是萬能的。
不過喬治利魯歐的請求雖然被亞曆山大拒絕了,可他還是向這些希臘人提供了一筆6000金弗洛林的款項,而且在向這些人提供購買裝備的資金後,他還建議希臘人沿著登布維察河下遊的東岸前進,因為根據他的推測如果奧斯曼人要沿河逆流而上,那麼就需要分別在河沿岸兩邊想辦法予以攔截了。
希臘人對亞曆山大的建議倒是欣然接受,他們知道奧斯曼人右翼的主力不太可能會越過登布維察河威脅到河東岸,這無疑就意味著亞曆山大將主動吸引住奧斯曼軍隊右翼的大部分兵力,這讓那些希臘人不禁對亞曆山大的好感大增,當告辭的時候這些希臘人的態度明顯要比來的時候熱情了不少。
對於亞曆山大主動承擔麵對敵人主力這件事,不論是貢帕蒂還是阿格裏的軍官們都沒有表示出任何異議,倒是比薩和熱那亞人表示了明顯的不滿。
至於蒙蒂納團的軍官們,則頗為詭異的保持了沉默,這讓亞曆山大不由懷疑應該是有人給了他們警告,讓他們不要攙和這些事。
而這個人如果不是貢帕蒂,就是布薩科。
亞曆山大倒是能理解那倆人會這麼做的原因,其他的團表示不滿最多也就是因為軍事上布置,而蒙蒂納團卻因為與巴倫娣特殊的關係,如果提出異議的消息被索菲婭知道了,可能就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雖然表示了不滿,但是亞曆山大依舊堅持了這個命令,而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安排卻並非是因為索菲婭的緣故。
希臘人的確有著堅定狂熱的複國願望,這讓亞曆山大至少不用擔心上了戰場就會一擊即潰,但是這些人雖然有著很高的熱情,卻大多沒有在大戰場上作戰的經驗,或許他們驍勇善戰,但是在戰場上如果不能聽從指揮那就是一群累贅。
和如今的巴爾幹團不同,那些巴爾幹人經過一路上的訓練和之前的幾次戰鬥已經漸漸知道該怎麼做,亞曆山大相信隻要再多積累些經驗,這些巴爾幹人未必不會如阿格裏火槍兵那樣成為他的軍隊裏的中堅。